6名老教授,歲數加在一起超過400歲,,歷經三年,,硬是憑著自己的一股“牛勁”,,把一名在校內叱咤風云的“長江學者”拉下了馬——不為別的,,就因為跟學術造假“過不去”。(2月25日廣州日報)
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我有點哭笑不得,。這真是一個奇怪的時代啊:學術成果寥寥無幾,,打假成績卻蒸蒸日上,。眾所周知,后者的成績越好,,前者的成績就會越差,。而對于我們的國家來說,,打假并不是目的,學術的繁榮才是,。每一次打假成功的同時也宣告著一項學術成果的失敗,,這簡直就是對國民心理素質的煎熬啊。
學術難產也就罷了,,如今打假竟然也這般艱難,。6個年已古稀的老教授,舉報了整整三年,,才得以將“長江學者”李連生挑落馬下,,其中受到的阻力之多之大可想而知。從校方的“有意隱瞞”到領導的“好心規(guī)勸”再到校學術委員會對獎項取消與否的“貓膩投票”以及后來校方致函教育部申請撤銷授獎時的“輕描淡寫”及至與后輩李連生,、束鵬程的“對簿公堂”,,幾乎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在考驗這群打假老斗士的體能與心力。
緣何學術打假如此艱難,?究其根本,,還是高校的體制性問題。如今國內大學幾乎都是學術與行政不分家,,這種體制下培養(yǎng)出來的教授學者基本都是帶著官銜的“內閣大學士”,,一旦當了官,還會安心搞學術嗎,?許多學術成果不是可以“走捷徑”了嗎,?有人來打假“搗亂”的時候不是就可以訂個“攻守同盟”官官相護了嗎?
其實,,對于這次打假的勝利,,我更多的感受是心酸。有幾個細節(jié)需要注意,,一是為何敢站出來打假的是6個古稀老人而不是中青年教授?撇開專業(yè)領域權威的身份不談,,我們可以注意到他們幾乎都是退休教授,,基本擺脫了高校行政管理的束縛,沒有什么后顧之憂,,屬于純學術群體,。而中青年教師大多是在職的,受到嚴格的行政約束與利益威脅,,如若不是與人結仇,,誰會冒險打假拉人下馬?二是校學術委員會對獎項取消與否投票時,,為何將近一半的人都選擇棄權,,剩下的一半里竟然又有將近一半支持李連生,?這里面也難免有膽小怕事的,甚至同流合污的內鬼,。三是學校領導對李連生處理的“不痛不癢”,,6人的聯(lián)名舉報信早在2008年初就上交給學校,學校不久也給出了回復,,肯定了舉報的有效性,,卻一直采取消極回避的態(tài)度敷衍著,還企圖威逼利誘以封他人之口,。凡此種種,,皆學術霸權與行政特權媾和之結果。
學術界就是學術界,,官場就是官場,,學術界和官場理應嚴格劃清界限。中國的文化教育事業(yè)要想得到發(fā)展,,前提必然是要有一片純學術的凈土,。學術和行政媾和的現(xiàn)象如果不杜絕,還會有多少李連生被分娩出來???要將學術與行政分開的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長痛不如短痛,,還是希望我們的教育部門能盡快推進高校體制改革,,對學術和行政的聯(lián)姻來一次“棒打鴛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