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訴行為之丑陋,,比之那些把智障人士送到某地去當奴工,從本質上說并無多少區(qū)別,,甚至本身就是那種行為的土壤,。
這兩天,杭州圖書館火了,。一則消息僅在微博上就被轉發(fā)數千次:杭州圖書館對所有讀者免費開放,,也有乞丐和拾荒者進門閱覽。圖書館對他們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凈再閱讀,。有讀者找到褚樹青館長投訴,褚樹青回答說:“我無權拒絕他們入內讀書,,但您有權利選擇離開,。”
褚樹青先生是個文化人,,說話足夠文雅,。要是我等粗人的話大概會這么說:“滾球!你們這種素質的人,,沒資格進來讀書,!”當然,這種話不會真說出來,,因為“資格”這件事恰恰是這些人投訴的理由,,如果我用這種話回擊,就等于跟這些人一般素質了,。
說到資格問題,,如公共圖書館這種設施,其實根本就說不上有什么進入門檻,,因為這是拿著納稅人的錢建立的機構,。可能有人會說,,如果一個人不納稅是不是就不能進,?原本這個世界確實是這樣的,當年還有不納稅就不能投票的時候呢,。社會進步到了今天,,有些基本的公共設施是必須向全民開放的,這個不以是不是納稅人,、或者身份地位的高低來決定是否有進入門檻,,而是必須零門檻進入,,這是一個社會是否足夠文明的標志。
有時候,我們的社會有著種種不如人意之處,,好多人也會覺得太不公平,,進而口誅筆伐表達自己的文明與正義。比如說奴工事件當中,,很多人就表現出了義憤填膺的正義感,,讓人覺得文明的種子在我們這里并未斷絕。但如果我們捫心自問的話,,那些智障殘疾人士如果天天出沒在各位的小區(qū),,各位是不是都能還用這種悲天憫人的態(tài)度對待之呢?
這就是很多人對待弱勢群體與底層民眾的態(tài)度,,雖然他們也高不到哪里去,,但就是這么一點點的優(yōu)越感,讓他們做出了這種投訴的舉動,。這種投訴行為之丑陋,,比之那些把智障人士送到某地去當奴工,從本質上說并無多少區(qū)別,,甚至本身就是那種行為的土壤,。這也說明,真正的文明是做出來的,,體現在任何一個不經意的寬容當中。如果沒有這種隨時隨地對文明的身體力行,,很多時候社會文明就是一種空談,。而也正是在這種環(huán)境之下,原本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在我們這里成了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