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為買房子假離婚,你愿意嗎”的調查顯示,64%的參與者說“可以試一試”,。近年來,子女上學,、拆遷補償,、購房等都成為假離婚的種種理由。這條獲取利益的成功捷徑讓很多夫妻紛紛復制效仿,。
為了多買一套房子,、少付點首期與利息而玩“勞燕分飛”的假把戲,恐怕許多外國人都無法理解,,可“假離婚”就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現(xiàn)象,。早在幾年前,“中國式假離婚”就開始濫觴,。
如2005年,,華北油田曾出臺“單身不下崗”政策而導致職工像趕集一樣玩“假離婚”;哈爾濱某教育部門“男女有別”的供熱費報銷制度,,其中離異女職工可以享受報銷待遇,,導致集體“假離婚”;重慶某地拆遷補償制度規(guī)定:離了婚單獨立戶的,,可以各分一套房,,以優(yōu)惠的價格購買,導致大規(guī)?!半x婚”……今天的住房“限購令”再次讓“假離婚”現(xiàn)象沉渣泛起,。
作為局外人,容易把“假離婚”當笑話看,,莞爾之余甚至還嘆一句“中國老百姓真會鉆空子”,。但正如廣州俗諺云“有頭發(fā)誰想做瘌痢”,如果不是現(xiàn)實所迫,,誰愿意玩“假離婚”這個既丟臉又可能丟“人”的游戲,?夫妻真離婚背后往往都有“第三者”,,可誰又是“假離婚”背后的“第三者”?
這個“第三者”,,看來還是制度,。比如,在計劃經(jīng)濟時代,,戶籍身上牢牢地捆綁了教育,、就業(yè)、住房,、社保,、計生等諸多公民權利,絲毫不可逾越,,不同戶籍間的公民權利,,可能有天壤之別。即使進入市場經(jīng)濟時代,,管理者仍然對舊戶籍制度心存依賴,,依據(jù)戶籍分配社會資源的現(xiàn)象仍然大量存在。別的不說,,就現(xiàn)行的高考制度,,對戶籍的限制仍然鐵板一塊,不得通融,,正是這種制度,,催生了“高考移民”現(xiàn)象。
社會倫理學家馬格利特在《正派社會》一書提出“羞辱性制度”概念,。從這個角度審視,,導致公眾“假離婚”的制度無疑就是一種“羞辱性制度”。為防止“假離婚”現(xiàn)象一再重演,,傷害社會公序良俗,,必先從制度設計本身入手,使制度符合法律,、法治精神,,接近社會公平與公正,尤其是戶籍制度改革,,應該早日提上議事日程,。只有在這個前提下,方可進而考慮制度的周密性,,降低制度的“可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