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海門公務接待門中別開生面的教訓
總結教訓,,經常是別開生面。
江蘇海門市審計局,,被曝公務接待,,兩天花10萬元。局長施平承認,,接待方案存在,,但網帖故意夸大事實,并懷疑接待方案遺落在酒店,,被人撿到,,拿來做文章,“畢竟審計局嚴格執(zhí)行,,得罪人是難免的”,。(1月1日《山東商報》)
浙江臺州剛剛查處了官員倒賣“房票”的問題,報道中說,,有的官員認為錯在不該用實名去倒賣,。
這就是我們這個社會的政治認知水平。
這樣的政治認知,,能夠堂而皇之地表達,,表明官員或者官府根本不憚于民眾的觀感。他們認為大搞公款接待是不錯的,,倒賣房票是沒問題的,,錯在平時工作得罪人了,錯在倒賣房票用了真名字,。
他們有“不認錯”的資本,。臺州的倒賣房票事件,處理已經完畢,,所有涉事官員都被紀檢部門“治病救人”了,,最重的是誡勉談話,最輕的是批評教育。海門的公款大接待,,說是已經向海門市委,、市政府、紀委等部門作了匯報,,“目前沒有發(fā)現(xiàn)有什么重大過失”,,那就更加沒有后患。
民眾沸反盈天,,無權做主,;官員大權在握,不為所動,??偨Y教訓時歪七豎八,還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呢,?
海門的公務大接待,,還有許多問題被牽出來。從接待方案可以看出,,一個縣級市的審計局,,局長、副局長,、局長助理,,多達8名。網友抨擊官多稅重,,這根本就沒有被視為一個問題,,人家都懶得答理。
有些問題,,給予了回應,。被接待方,是四川省綿竹市審計局,。這個局的江蘇之行,是“答謝之旅”,,不是為海門而來,,而是回訪地震對口援建的江蘇單位。江蘇的對口單位是哪一家,,未知,。綿竹市審計局一行15人,飛降上海虹口機場,,而后太倉,、蘇州、海門、揚州,、南京,,稱為“赴江蘇學習”。
海門市審計局與綿竹市審計局的關系,,則是兩位局長在一個培訓班上相識,,汶川地震后建立援助關系,海門審計局援助了3萬-5萬元現(xiàn)金及一些生活用品,。海門審計局“每次去一般在七八人,,最多是10人”,此次參與接待的24人,,有21人曾經去過綿竹,。每次去,綿竹審計局局長和副局長都是到成都機場迎接,,而且活動中對方都是全部出場,。
所有回應,意思只有一個,,海門審計局的接待并不過分,。為什么不過分呢?因為綿竹審計局對海門審計局是很尊重的,,海門審計局還沒有尊重到對等程度,。而且在江蘇,蘇州方面都用考斯特迎送,,“我們沒有考斯特”,。
然而,這也讓公眾可以更加明白,,這些官家機構之間的“相互尊重”,,在拆著怎樣的爛污。他們相互尊重,,當然是要用納稅人的錢來進行的,。你用納稅人的錢來尊重我,我用納稅人的錢來尊重你,。納稅人不必被尊重,,但必須出錢讓他們尊重來尊重去。
地震受災了,,海門審計局援助綿竹審計局3萬-5萬元,,經過了財政批準,可見不是個人捐款,。但財政批準的這筆援助,,不過是因為兩個地方的局長個人相識,。援助過程中,海門一次去七八人,,還去了多次,,綿竹局則每次都要到成都接機,到綿竹后還全體迎接,。這樣的尊重,,又換來海門方面也得隆重接待。簡直是不地震還好,,越地震越鋪張,,你來我往地,排場越搞越大,,支出越用越多,。
這可有什么教訓呢?沒有的,。這算是正常迎來送往,,一般都“沒有發(fā)現(xiàn)有重大過失”,體現(xiàn)了兄弟的友誼,,無上的團結,。援助之旅,答謝之旅,,學習之旅,,交流之旅,旅得不亦樂乎,。你說這很無聊,,他說很有意義;你說公款旅游,,他說我還沒有出國,。
唯一的教訓,大概是接待方案,、賬單等等,,都要保管好,不要遺失,,不要讓人撿去做文章,。何止是審計局得罪了人,現(xiàn)在是民眾跟官府有些較勁,。所以,任何“把柄”都要收好,,免得變成了網帖,。即使變成了網帖也沒什么,,查處可以變成“救人”,緝捕更是可以跨省,,但被人拿在嘴上說一道,,多少不劃算。這樣的官,,唉,,一聲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