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崛起的成就非常突出,。1980年中國GDP相當于全球GDP的4%,,2006年已上升到約16%。跟印度相比,,1980年時中國人均GDP約是印度的2/3,1990年時,,兩個國家人均GDP相等,,1990年后中國人均GDP開始超過印度,今天中國人均GDP幾乎是印度人均GDP的兩倍,。
但是在這個成就的背后,,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結構上的問題。
先看消費,。1952年中國民間消費大概是GDP的69%,,接近今天美國民間消費占美國GDP的71%水平;到1978年,中國民間消費相當于當時GDP的45%,,但到最近,,這個比例卻下降到36%左右。而相比之下,,政府開支占GDP的比重,,從計劃經濟時期的16%左右,已上升到最近的約30%,。如果將預算之外的政府稅收與開支也算入,,會更明顯。
再看收入,?!度嗣袢請蟆凡痪们暗囊黄恼轮v到,從1993年到2007年,,勞動報酬占GDP比重從49.49%下降到39.74%,,降了差不多10個百分點。而《新京報》做過一個估算,,數字更為驚人:勞動收入占GDP比重從1983年的峰值56.5%,,到2005年下降到最低點36.7%,22年的時間內下降了20個百分點,。這些數字跟我們生活中觀察到的現象是比較一致的,,即勞動者收入占總體國民收入的比重越來越低。
曾有兩個美國人寫過一篇關于中國制造業(yè),、就業(yè)和報酬變化情況的論文,。他們估算,中國制造業(yè)工人一小時的薪酬,大約相當于美國同行業(yè)工人一小時薪酬的3%;跟中國最接近的是菲律賓,,其制造業(yè)工人報酬差不多是美國制造業(yè)工人的6%;墨西哥約是美國制造業(yè)工人的12%,。很多學者認為這是中國的競爭優(yōu)勢,勞動力成本很低,,而且勞動力數量大,。但是到今天,這個優(yōu)勢是不是還有必要再維持下去?如果再維持下去,,這個優(yōu)勢勢必變成中國在國際經濟競爭中的長久劣勢,,因為勞動力成本長久低廉的結果會抑制許多其他良性發(fā)展,包括格殺技術創(chuàng)新的動力,。
- 2010-12-09建陽黃坑:山水為媒靠竹發(fā)家 毛竹被"吃干榨盡"
- 2010-11-18三明農家女勇闖市場 清流豆腐皮擺上德國餐桌
- 2010-11-12光澤百石村實施政策捆綁 村干齊心謀事
- 2010-10-21建寧:魔芋讓山垅田成寶貝 村民爭相搶種
- 2010-10-21明溪紅豆杉走多元經營之路 苗木變盆景樹葉做枕頭
- 2010-10-19錐栗圓萬千農民的致富夢想 建甌年產量全國第一
- 2010-09-14南平延平林下生態(tài)養(yǎng)殖引導村民創(chuàng)業(yè)致富
- 2010-09-02一根毛竹升值近百元 永安毛竹讓高山變"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