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畢業(yè)半年的“北漂族”戴海飛利用公司的設計創(chuàng)意,用竹子造出一座“蛋形”小屋,放在單位樓下,,作為自己的蝸居之所,。雖然一度曾遭物業(yè)驅趕,但因為沒有了房租的負擔,,他現(xiàn)在很享受蝸居“蛋殼”里的生活。(12月1日《新京報》)
期冀向左,房價向右,,樓市天平的每一次擺動、傾斜,,總是讓普羅大眾牽腸掛肚,。居者有其屋,寄托著公眾太多的光榮與夢想,,但居高不下的房價又往往讓房奴們望洋興嘆,?!爸灰枷氩换拢k法總比困難多”,,于是“穴居”,、“箱居”、“膠囊居”,、“繩居”等種種發(fā)明創(chuàng)造應用而生,。
“蛋形蝸居”的橫空出世,也注定引發(fā)社會群體的共鳴,,因為在這簡易的窩巢之下,,可以找到龐大的“蝸居族”、“蟻族”群體中任何一個人的影子,。他們的命運足跡,,他們的心路歷程,無需煽情的言語,,不必作秀的行為,,只要簡單的一張住宿條件的寫真,就足以刻畫得入木三分,。而不可否認的是,,房價逼仄之下,你我都是一只難堪重負的蝸牛,,在現(xiàn)實的鞭策下乏力前行,。
所幸很多人像戴海飛一樣懂得知足常樂,陋室之內也能享受生活,,不然更多的社會問題亦可能隨之凸顯,。應該說,對于很多“蝸居族”而言,,房不在大,,有之則靈;居不在奢,,能住即行,。而大部分普通公眾的期待與要求也并不過分,只要有一所價格實惠,、適合居住的房子,,縱然不寬敞豪華,也能夠過得很溫馨幸福,,即便地理位置不面朝大海,,內心深處也可以春暖花開。
只不過,,面對高高在上的房價,,公眾實在太乏力,,房貸羈絆下,除了工作掙錢就已別無選擇,。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在房價漲聲不斷的汪洋大海中,“蛋形蝸居”只是監(jiān)管之外暫時還未被沖走的一葉扁舟,,可供一時避風擋雨,,不可指望一輩子安身立命,甚至很可能幾天之后就遭無情拆遷,。只要“住房貴”,、“住房難”問題尚未破解,“蛋形蝸居”就注定載不動公眾對于房價之愁,、樓市之憂,。
- 2010-12-02“蛋形蝸居”無法承載的夢想
- 2010-12-01“蛋殼蝸居”所透露的信息
- 2010-12-01充滿詩意的"蝸居"下,一座"蛋"疼的城市
- 2010-07-08房租上漲,,蝸居也難,?
- 2010-03-19“集裝箱蝸居”為何那么怕媒體關注
- 2010-03-05讓監(jiān)督的陽光照進“蝸居”地帶
- 2010-03-05大學畢業(yè)生應先“蝸居”
- 2010-01-29哥罵的不是洋人,是蝸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