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至21日,,溫家寶考察深圳,,他強調要建設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使人們在生活中有安全感,,對國家的發(fā)展有信心,,并指出只有堅持推進改革開放,國家才有光明前途,,停滯和倒退最終只會是死路一條,。
跟帖開放,網(wǎng)上一片歡呼,,這是主流之聲,。“‘不僅要推進經濟體制改革,,還要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溫總理這句話真的讓我看到了希望”。一位網(wǎng)友說的這話具有代表性,,國民熱切盼望政治體制改革,,這一點毋庸置疑。
面對如是之“希望宣泄”,,任何明智的政治家都不可盲目樂觀,。樂觀不是不可以,但有條件,、有前提才行,。這里的條件或前提,即說了不白說,。
對鄧小平的“政治體制改革藍圖”或“路線圖”,,黨內是作為鄧小平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看待的。鄧小平大聲疾呼過“不改革就沒有出路”,,指出“改革一提出的時候就包括政治體制改革”,,“啟動政治體制改革的時機和條件已經成熟”。就連“死路一條”這個詞,,也被鄧小平使用過,。在中共的十七大上,胡錦濤總書記在談到改革開放時,,也明確提出過“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依據(jù)這些歷史事實或“領導講話”資料,溫家寶總理此番講話所說的,,可謂“我國政府的一貫主張”,。
政改主張,符合國人的根本利益,。政改是福民安邦的“根本一招”,,對不進行體制改革則“死路一條”這個道理,,一般國民恐怕比政治家的認識還要深刻,因為他們是些被動的“體制體驗者”,,有時候還是不良體制和惡劣環(huán)境的承受者,。
“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就會得而復失……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和合法權益……要從制度上解決權力過分集中又得不到制約的問題……特別是要保障司法公正……”看著溫總理這些句子,,感覺非常熟悉,,因為同樣的意思,其實在知識界和網(wǎng)絡上經常被提及,。讓人費解的是,,政治高層和民間就政治體制改革的必要性認識似乎高度一致,按說執(zhí)政方順從民意而力推政改進程應無強勁阻力,,然而據(jù)實而論情況并非如此,。
有位網(wǎng)友說:“我感覺溫家寶和一些領導是有政治改革的愿望的,但阻力太大,,他們有些事也不是想辦就能辦成的,,我們要多支持他們”。此話好是好,,可是怎么支持呢,?要知道,在公民權相對缺失的眼下,,普通國民實際上無力真正支持或者反對出自權力的政治主張,、政治行為,這一點決定了政治改革無法“由下而上”地啟動,。
我不會擅自推測溫總理發(fā)言的具體背景,,但可以負責地做出這樣的推定:至今仍然掂不清生路和死路的人,絕非普通老百姓,,而那些立馬橫刀擋在中國人生路出口上的人,,之所以掂不清生死,原因只能是特殊利益導致了“理智蒙蔽”,。
這些人也高喊改革口號,,并且一直不間斷地改革著,,但他們的“改革”均為實現(xiàn)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進行,,而不是為了社會的公平正義、人民生活的安全感和國家的光明前途……怎樣驗明這種人,?害怕并阻撓政治體制改革的,,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