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質(zhì)上講,,跟政界人士弄假文憑騙官,學界人士騙教職不一樣,,商界人士的假文憑,,即使來頭特大,真正做交易的時候,,也沒有多少傻瓜會買這個文憑的賬,,無論你是真的還是假的,。唐駿這樣的人,有若干假的和野雞的博士頭銜,,也許在出書,、到大學演講時,可以蒙蒙涉世未深的學生,。剩下的事,,就是自我陶醉了。不幸被人揭發(fā),,第一時間最好,,不行第二時間也可以站出來道個歉,自嘲一句:我其實就是好點虛榮,。估計網(wǎng)上網(wǎng)下也就偃旗息鼓了,,斷不會有那么多興致特高的人追殺不已。
然而,,他們也在死撐,。不僅唐駿死撐,還有校友出來幫忙死撐,。越撐漏洞越多,,漏洞越多越要撐。撐到今天,,已經(jīng)從悲劇撐到笑劇了,。君不見,微博上只要禹晉永一說話,,大家就一陣大笑,,夾帶一段段的笑罵。無論網(wǎng)上網(wǎng)下揭露他的那些商業(yè)欺詐行為是真是假,,一個商界成功人士,,如此快地淪為小丑,我想,,這個結(jié)局恐怕是當初他們所沒有料到的吧,?
一度,我們的學者曾經(jīng)認為,,日本是恥感文化,,我們是樂感文化。恥感文化的特色,,就是人不樂意認錯,。大家不認為犯錯是恥辱,犯了錯,,認賬才是恥辱,。然而,,我們其實也變成了恥感文化,大家都勇于犯錯,,而恥于認錯,。凡是感覺自己是個人物的,更是如此,。自我感覺,,一旦認錯天都塌下來了。從另一個角度講,,這些人也許自己還挺冤的,,眼下造假者滔滔,大家都假,,為何單揪住我不放,?其實,興許我們的樂感文化變成恥感文化,,轉(zhuǎn)變的樞機,,就是愈演愈烈的造假之風——當人們已經(jīng)習慣了假的時候,被抓住的造假者,,自然選擇就是用一系列新的假,來掩飾過去的假,,怎么也要死撐,,網(wǎng)上再熱,又能熱多久,?多少年之后,,又是一條好漢。最難過的時候,,網(wǎng)上的最大本事,,也無非是笑罵,理論上,,無論政界,、學界、商界人士都有可能滑過去,?;^去,就連重新做人都不需要,,把臉一抹,,我還是我,牛人一個,。
- 2010-07-23“唐駿們”的精準卡位術(shù)
- 2010-07-12別再糾纏唐駿哥 哥的自傳是小說
- 2010-07-09從唐駿學歷門看文憑的公款消費
- 2010-07-09為什么文憑打不倒唐駿
- 2010-07-08唐駿“學歷門”是唯學歷年代的偶像悲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