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連南瑤族自治縣,機關和基層干部每周都會收到一條短信,內(nèi)容是連南縣委書記崔建軍的“一周感言”,。一年多來,,崔建軍已發(fā)送手機短信1萬多條,,被人們稱為“短信施政”。(7月13日南方日報)
利用手機這一已經(jīng)普及的科技載體來傳播政務信息,,無疑是一種創(chuàng)新和進步,。其中,還有一個重要現(xiàn)實,,就是連南地處粵北山區(qū),,交通不便,信息不暢,,通過手機短信來指導工作也屬于急中生智的因地制宜吧,。一年多來,崔書記精心編制“一周感言”,,發(fā)送短信1萬多條,,由官及民,已經(jīng)起到了很好的漣漪效應和輻射效果,。
但從報端公布的“一周感言”具體內(nèi)容看,,大多屬于啟迪思路、振奮人心之類的感悟和隨想,,務虛成份較多,,而對具體工作指導部署的實用性技能知識很少。這也許是被外界指為作秀的主要原因,。此外,,如果看到書記的“一周感言”,接收者只是一時激動,,過后仍然不見行動,,工作還是一如既往,那又有什么意義,?
正因如此,,對“短信施政”,就有必要作進一步改革,。首先,,在發(fā)信人身份上,不能滿足于書記,,而應將機主范圍擴大,,讓縣長、鎮(zhèn)長都參與進來,;其次,,在短信發(fā)送時間上,不能滿足于“一周”,,而要變成常態(tài),;第三,,在傳播載體上,不能滿足于手機短信,,而要輔之以網(wǎng)絡,、郵件等其它新興載體;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在短信內(nèi)容上,,不能滿足于一般“感言”,而應將手機短信作為政務公開的一個重要平臺和載體,,如災害性天氣預報,、實用性富民信息、特色性工作點評,、即時性文件政策……都可通過手機短信來發(fā)布,,讓公眾周知,盡可能地發(fā)揮手機短信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政務工作效能,。
借助“短信施政”,要力避短信進入“盲區(qū)”——如果發(fā)信者熱衷于“指”上談兵,,做表面文章,,或者過度依賴短信,抱著“一機在手,,短信常發(fā),,施政無憂”的想法,就容易陷入誤區(qū),,不但于工作無益,,反而會阻滯工作。而如果在“短信施政”的基礎上,,改進傳統(tǒng)的思維習慣和工作方式,,對短信部署的工作輔之以督查考評,即使地方偏遠,,也堅持 “身入”基層,,通過創(chuàng)新而扎實的努力,,一定會使工作錦上添花,。
- 2010-05-13政府為何要“短信提醒”開發(fā)商
- 2010-03-24縣委書記為什么頻發(fā)短信給記者?
- 2010-03-23恐嚇短信比問題疫苗更可怕
- 2010-03-19保單需“短信激活”涉嫌欺詐
- 2010-03-18招嫖短信惹怒領導 整治桑拿未必掃黃
- 2010-03-18東莞查禁召嫖短信何其“溫柔”
- 2010-02-12短信問題關乎信息自由
- 2010-02-10令人悲哀的“咱們有小品和短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