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中科技大學2010屆本科生畢業(yè)典禮上,,校長李培根院士把4年來的國家大事,、學校大事,、身邊人物,、網(wǎng)絡熱詞等融合在一起,16分鐘的演講,,被掌聲打斷30次,。全場7700余名學子起立高喊:“根叔!根叔,!”(6月24日《長江日報》)
與很多在校學生一樣,,我對學校領導講話患有“恐懼癥”,因為很多時候只要他們一開口就老生常談,,喋喋不休,。如果演講的風格稍微親切或者講話的內容與自己相關還好,倘若總是空洞的陳詞,、嚴肅的說教,,臺下的學生還真會盼望他們早點講完走人,或者索性旁若無人地打瞌睡,、開小差。就如魯迅看社戲時所說,,“老旦本來是我所最怕的東西,,尤其是怕他坐下了唱”,可現(xiàn)實又往往事與愿違,。
但是,,“根叔”讓我看到了另外一面,校長講話原來也可以這么受學生歡迎,。此前,,我料想不到的是,一校之長在莊重場合竟能將“俯臥撐”,、“躲貓貓”,、“蟻族”、“被就業(yè)”等網(wǎng)絡熱詞信手拈來,并引用“什么是母校,?就是那個你一天罵他八遍卻不許別人罵的地方”的話語,;也想不到七千學子竟敢公開同呼校長之綽號,且被欣然接受……很多個“想不到”都被“根叔”的一席話所解開,,就如一間幽僻的房屋突然打開了一扇明亮的窗戶,,使之回歸了正常,呼吸到新鮮的空氣,、照耀到和煦的陽光,。
為什么很多校長會遭學生厭煩而“根叔”會受到熱捧,這是一個頗值得思忖的問題,。就在前幾天,,復旦大學校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毫不諱言地指出,當下中國大學鼓樂齊鳴卻精神虛脫,。大學精神的缺失關鍵還在于人的精神滑坡,,其中就包括學校領導、教師等,。作為一所學校的“領頭羊”,,校長應起到為人師表的作用??森h(huán)視當下大學校園,,在“行政化”與“官本位”思想魅影的蠱惑之下,不少校長真正關心的并非自己的學生,,而是個人的仕途前程等,,因而往往不難從他們身上抽繹出媚上威下、缺乏真誠的距離感,。
作為在校大學生,,我知道同學們都不太喜歡那些總講“假大空”的校領導,而更希望他們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開誠布公地談心交流,。這種集體性訴求源于對現(xiàn)實的不滿,,而“根叔”讓人找到了一種精神寄托。盡管很多人不知道“根叔”到底為他所任職的學校的發(fā)展建設做出了怎樣的貢獻和成績,,但透過他的演講可以看出一種真誠待人,、平等交流的氣質,而這不也正是虛脫的大學所亟需的精神養(yǎng)分嗎,?
- 2010-06-25真情演繹魅力“根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