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至9日,,由朝鮮歌劇團潛心50年創(chuàng)作,、金正日親自指導的大型歌舞劇《紅樓夢》將登陸北京。屆時,,北京觀眾將有幸欣賞這場歌舞盛宴,。北京觀眾不妨從另一個角度來審視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體驗別人是如何來演繹中國經典名著的,。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和國際地位的顯著提高,,一些國家掀起了向中國學習的熱潮,其中包括中國的一些傳統(tǒng)文化和文學經典,,被國外學者潛心研究,,并發(fā)表了一些獨辟蹊徑、內涵豐富的論文,。漢語熱,、孔子學院在各個國家遍地開花,中國的古典名著在一些國家家喻戶曉,,譬如日本人看《三國》到了如癡如醉的程度,,對《三國》頗有一番研究,并將其開發(fā)成游戲,,供青少年娛樂消遣,。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髓,被其他國家的民眾研究的不亦樂乎,,而在中國卻漸漸被疏遠,。古人常說,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男不讀紅樓,女不看西廂,。然而在物欲橫流的當今社會能真正靜下心來品讀文學名著的人卻寥寥無幾,。朝鮮歷時50年經心演繹經典名著《紅樓夢》,足以看出朝鮮民眾對中國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而在中國卻難以做到,,國內拍攝的一些影視劇作一味迎合大眾文化,歪曲篡改歷史文化,,愚弄誤導觀眾,。傳統(tǒng)文化正一步步丟失,以致于到了韓國先于我們申請“中秋”文化遺產的地步,。
當我們一邊嗑著瓜子欣賞著朝鮮版的《紅樓夢》,,一邊為其叫好時,我們的內心在獲得愉悅的同時,,是否充滿一種失落,、一種羞辱?我們的青少年一代從游戲中熟知三國中的英雄豪杰,,我國當代一些研究古典文學的學者,,引用、抄襲別國學者的觀點,,這難道不是一種悲哀,。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fā)展產生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表現(xiàn)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而且表現(xiàn)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而我們卻深感一種危機,在物質文明高速發(fā)展的今天,,精神文化領域的精髓在逐漸淪落,,年青一代浮躁不安、崇洋媚外,、拜金主義思想極為濃厚,,他們一味追求時髦,無暇顧及優(yōu)秀文化遺產,,繼承和弘揚傳統(tǒng)文化任重而道遠,。
- 2009-03-12《紅樓夢》作者怎么就姓了“謝”?
- 2008-11-19究竟誰在海外惡搞紅樓夢
- 2008-08-06新《紅樓夢》能拍出悲劇精神嗎,?
- 2008-08-02李少紅要把紅樓夢演員都"整"死,?
- 2008-07-20紅樓夢人物造型差無需政府干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