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導報特約撰述人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ECFA問題鬧得全臺沸沸揚揚,,朝野攻防動作頻頻,,綠營主打“公投”,訴諸恐懼及“賣臺”,;藍軍則是加強宣傳,,強調沒有貿易就沒有臺灣,這純粹是愛臺,、護臺之舉,。目前,馬“政府”正全力推動,,希望在協議簽署前,,爭取臺灣民眾的支持,在文件簽署后,,得到“立法院”的同意批準,。臺灣內政顯然成了影響臺灣前途的主要變量。
相對于臺灣內部的紛擾,,在臺美僑商會,、歐洲商會對于兩岸簽署ECFA不但樂觀其成,還經過精算,,主張早日促其實現,。進一步說,,相關國家對于兩岸關系的緊密發(fā)展,,以及經濟關系的正常化也多持正面肯定的態(tài)度,。光此一端,,就足以說明,當前綠營對ECFA的反對或許出于想象的恐懼遠大于實際可能造成的損害,。
綠營批評,,外國商會純粹出于經濟利益的考慮,,各國政府也是由國家利益的層面加以判斷,由于事不關己,,所以才會輕忽ECFA對臺灣可能造成的傷害,。但若說只有綠營能夠慧眼看出問題癥結,見人所未見,,誰又能信,?難道不會是因為“逢中必反”的“臺獨”理念作祟所致?意識形態(tài)的堅持果然在蒙蔽理性的判斷能力,。
再以日前抵臺的哈佛教授,、國際競爭力大師麥可波特所言為例。他說ECFA是臺灣的唯一選項,,孤立隔離的代價只會越來越高,,如果臺灣不在兩岸政策上趕快改弦易轍,還要持續(xù)過去的保守態(tài)度和主張,,未來臺灣將要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當然,天下事情往往利害參半,,當年臺灣加入WTO亦是如此,。ECFA確實可能對臺灣部分弱勢產業(yè)造成沖擊,但綠營不宜加以過度夸大,,畢竟臺當局已經承諾并且撥款,,確保能透過行政及租稅手段,照顧受到沖擊的產業(yè),。其實這是一個權衡輕重的最佳決策,,也是臺灣的最好選擇。
為了ECFA,,馬英九將與蔡英文進行公開辯論,,辯論結果可能不會對民意產生太大影響,但雙方能夠開誠布公,,正面迎戰(zhàn)對手,,總是好事一樁,應該肯定,。對馬英九及國民黨來說,,既然ECFA事涉臺灣未來數十年的發(fā)展方向,對于這種重大政策,,當然沒有任何妥協,、讓步與模糊的空間,接受失敗更絕非政策選項。
對馬英九來說,,適當地擇善固執(zhí)是身為領導者必須具備的特質之一,,他必須寧可做一些將來對民眾有利,但短期未必符合部分民意的政策,,即使發(fā)生沖突也要在所不惜,,為民興利在此一舉!
- 2010-04-19ECFA辯論 馬英九閉關備戰(zhàn)蔡英文蘋果光伺候
- 2010-04-19雙英辯論ECFA 馬英九承諾不會掀底牌突襲蔡英文
- 2010-04-19ECFA辯論相關資料 馬英九辦公室如期送交民進黨
- 2010-04-19雙英辯論ECFA 馬英九閉關備戰(zhàn)蔡英文蘋果光伺候
- 2010-04-18李登輝嗆馬英九簽ECFA:臺灣會變香港
- 2010-04-16馬英九:ECFA快簽 蔡英文父墓被查多項違規(guī)
- 2010-04-16馬英九:最快6月簽ECFA既緊急又必要
- 2010-04-15兩岸簽署ECFA 馬英九:臺灣將成有競爭力免稅店
- 2010-04-15雙英辯論ECFA 馬英九形容蔡英文:是可敬的對手
- 2010-04-14馬英九:五次陳江會簽ECFA 雙英會前藍綠交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