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連線
2009年12月7日,湖南湘鄉(xiāng)育才中學發(fā)生踩踏悲劇,,8名孩子遇難,,另有26人受傷;今年3月29日,,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記者在百日后回訪了這所銘記悲傷的學校。如何讓悲劇不再重演,,如何護衛(wèi)脆弱的花朵,,本報“三方連線”,努力尋找解決之道,。
后方編輯:陳星星
觀察記者:袁新文
回訪記者:顏珂
“只要有機會,,我們都要將安全教育與授課有機結(jié)合起來”
陳星星:100多天過去了,你回到了湘鄉(xiāng)育才中學,請介紹一下你在學校的觀感,。
顏珂:總體感覺,,悲劇的陰影已經(jīng)褪去,“安全”二字,,已成為每位師生腦中繃得最緊的一根弦,。
早上7點40分,3000多名學生參加了升國旗主題活動,。與以往每周一的主題活動一樣,,安全教育,成為老師們反復強調(diào)的重要內(nèi)容,。
事故后,,早已退休的陳壽康校長又重返學校主持工作。反思事故原因,,加強安全管理,,成為這位老校長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告訴我,,“不管什么課,,只要有機會,我們都要求老師將安全教育與授課內(nèi)容有機結(jié)合起來,?!?/p>
陳星星:湘鄉(xiāng)育才中學并不是個案。這些事故是否暴露出校園普遍存在安全隱患,?
袁新文:我個人認為,,校園安全有兩層含義:一是校園安全工作本身,以“硬件”為主,,包括校園環(huán)境,、校舍、校車的安全等,;二是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可以理解為是一種“軟件”。
相比較而言,,大家對“硬件”的建設更為重視,。汶川大地震之后,校園環(huán)境,、尤其是校舍的安全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2009年,國家開始實施“全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預計用3年時間,,“將學校建成最安全,、家長最放心的地方,?!?/p>
在“軟件”方面,也就是學校進行的安全教育,,仍然是弱項,,在有些地方基本上是形同虛設。這導致學生們的安全意識淡薄,,知識缺乏,,一遇到突發(fā)狀況,孩子們往往就慌了,,不知道如何逃生,、自救。
“校園安全就像空氣,,沒事的時候看不見,,出了問題就晚了”
陳星星:校園慘劇時有發(fā)生,其根源在哪里呢,?
袁新文:校園安全就像“空氣”,,沒事的時候看不見,誰也不重視,,出了問題就晚了,。可以說,,目前的主要問題還是意識問題,,還是因為重視不夠。
各方重視都不到位,,往往是“亡羊補牢”,,而非“未雨綢繆”。其實,,犧牲了安全教育就是意味著以犧牲生命為代價啊,。
顏珂:育才中學踩踏事故發(fā)生后,當?shù)夭块T將“學校只安排了一名現(xiàn)場看守人員進行安全巡查與現(xiàn)場管理,,難以監(jiān)控全部下樓梯學生”列為悲劇發(fā)生的原因之一,。可見,,沒有繃緊安全意識這根弦,,造成了災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