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起,,成都中心城區(qū)將開始實行錯時上下班,,機關事業(yè)單位上下班時間強制規(guī)定為“朝九晚五”,而其他如學校,、金融機構等也實行指導上下班時間,。(《成都日報》)
改革開放以來,網(wǎng)絡上兩個詞非常流行,。一為螃蟹一為奶酪,。通常情況下,我們把第一個嘗試新鮮事物的人稱為吃“螃蟹”的人,;而“奶酪”則被引申為一種利益,。錯時上下班,成都不是先例,,奧運期間北京曾試行過,,但成都這次改革似乎要把它常態(tài)化,因此這種嘗試也可以稱其為第一個吃“螃蟹”,。不過,,這次改革到底吃的是“螃蟹”還是“奶酪”,還需要進一步的檢驗和論證,。
首先,,成都人的悠閑在全國是出了名的。市,、區(qū)兩級機關和承擔公共管理職能的事業(yè)單位上班時間強制改為9∶00至12∶00,13∶00至17∶00,且不說每天少去的這一小時如何來彌補,,就如何保證這些機關人員在一小時內完成回家,、做飯、吃飯,、再回到單位上班這一項就不得不引發(fā)人們的懷疑,,誰來監(jiān)管這些中午習慣了兩小時午休的機關人員?
如果這種改革沒有監(jiān)管措施的配套,,那么錯時上下班也許就成了給機關事業(yè)人員的一塊額外“奶酪”,。
其次,如果說錯時上下班是解決交通擁堵問題的一劑良藥,,那么問題真正的癥結應該是在交通,,而不在機關事業(yè)單位的上下班時間。
在城市的交通配套設施和機動車保有量沒有完全匹配的情況下,,鼓勵購買私家車往往會引發(fā)交通擁堵,。不可否認,汽車的銷售會給地方經(jīng)濟帶來可觀的GDP,,但沒有交通配套設施的跟進,,光憑機關事業(yè)單位錯時上下班,并不能根治交通擁堵問題,。
有律師稱,,錯時上下班制度,應該有可行性,,關鍵是看政府如何將上班人群分流,。而筆者認為,除了做好人群的合理分流外,,對于錯時后機關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的監(jiān)管以及交通配套設施的加緊建設同樣值得重視,。不然,這種改革很可能就會由勇于改革的吃“螃蟹”,,而演變成讓機關事業(yè)單位人員不當?shù)美某浴澳汤摇绷恕?/p>
- 2010-02-20成都20日起錯時上下班 人為造堵將受頂格處罰
- 2009-06-03機關錯時上下班與取消公車接送
- 2009-05-04機關停車場何不錯時開放,?
- 2008-07-03錯時上下班應成為常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