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從另一方面來說,,請客,、送禮、慰問,、唱歌,、洗腳等等,,又未必就一定是腐敗,它們都確實有可能只是人情往來,、正常交誼,。大操大辦,或者不大操大辦,,這是形式,可能發(fā)生腐敗,,也完全可能使之不成為腐敗機會,。一個官員生病住院,可能收到幾十萬上百萬元的“看望費”,,這不能不說是腐敗吧,,但你總不能說官員要禁止生病,或者官員生病要禁止上門看望,,或者規(guī)定一次看望不得超過多少錢,。
舉辦盛大婚禮,也完全可以是一種正常行為,,你可以說那是冠蓋云集,、華服袞袞的聚會,但未必就可以斷定那里面一定在發(fā)生骯臟的交易,。這種區(qū)別是怎樣產生的,?我想,當權力受有效制約,、輿論很透明,,請客也好,慰問也好,,大操大辦也好,,都可以是真正的請客,、慰問和大操大辦,而不必然成為腐敗的機會,。
反之,,當權力不受制約、輿論不透明,,官員的一切活動都可以成為腐敗機會,,禁止腐敗的某一種表現(xiàn)形式,一是將會面臨無數(shù)的“變種”,,需要無限的細化,、量化、準確性等“可操作性”規(guī)定,,二是有無限多的腐敗表現(xiàn)形式,、發(fā)生場合,使人禁不勝禁,,即使把所有管理能力都用于起草和執(zhí)行禁令,,都不可能使腐敗減少。
我們怎么理解制度,?不是禁令越多越是制度嚴密,,不是禁令越細越是可操作性強。根本來說,,如果政治是眾人之事,,那么一個官員一旦被發(fā)現(xiàn)并被證實有腐敗行為,他將很難繼續(xù)在政壇立足,,而不管他是否初犯,,是否收錢不多,是否有禁令存在……這將真正可以做到對腐敗的零容忍,。若政治只是治理系統(tǒng)的內部事務,,那么腐敗會得到容忍,甚至縱容,,禁令與有禁不止的游戲,、禁令與變相違抗的游戲就會一直繼續(xù)下去。 (劉洪波 原題:只靠禁令,,年關難變“廉關”)
- 2010-01-15狠剎“公款送禮”風
- 2010-01-14網購送禮成“瘋” 辦公室里快遞包裹嚇到老板
- 2010-01-06年終送禮要小心 職場人員的十七條必知戒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