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三亞市城鄉(xiāng)建設和住房保障局局長李洪海2月2日向媒體披露,,該局已于上月底下發(fā)關于抑制樓市炒作通知,準備對前往三亞購房的外地人采取限制購房的措施,,規(guī)定一個身份證只能購5套房,。(2月4日《揚子晚報》)
不可否認,三亞市抑制炒房的出發(fā)點是完全正確的,,也是及時的,。但是,“對前往三亞購房的外地人采取限制購房的措施,規(guī)定一個身份證只能購5套房”的政策卻顯然是打錯了板子,。
限制外地人買房,、規(guī)定一個身份證只能購5套房沒道理。市場經濟了,,房子也是商品,。既然商品房是向全社會公開發(fā)售的,那么任何人都可以買,。不管本地人還是外地人,,也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只要買家有這個消費能力,,買多少是他的自由——沒有一部法律規(guī)定公民在一個地方買房套數的上限,。
先不說三亞市的這個政策于法無據,即使是“于法有據”也難以真正起到抑制炒房的效果,。炒房者只要稍微動一下腦子就能想出若干個對策——無論誰,,只需要攜帶多個身份證(七大姨、八大姑甚至更多的)或者請別人代勞,,就可規(guī)避該數量限購政策,。而要想穩(wěn)定房市,需要政府行之有效的調控政策,,而不是這樣無法落實的“政策秀”:
房價為什么會高,?我認為最簡單的方面就是:一是政府對賣地財政的渴望,二是政府唯GDP論英雄,。各地“地王”的爭相涌現(xiàn),,房價不高才怪,。也曾有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GDP主義是房價上漲的深層次推手——如果房價不能升值或升值空間很小,還會有人炒房嗎,?房價還會高嗎,?
“一證只能購5套房”的政策頗有王顧左右而言他的嫌疑。實際上,,只要抑制住政府的利益訴求和政績饑渴也就抑制住了房價,。房價高企的現(xiàn)實是民眾難以抹平的悲愴,受傷的早已不再是一小部分人群,。房價問題,,不只是經濟問題,更是社會問題,、政治問題,。
對于政府而言,住房首先應是社會政策,其次才是經濟政策,。這就要求政府不能以犧牲民生福祉來追求高GDP,,不能以全社會的長期痛楚來滿足短期的快感。賣地財政必須得到制止,,而類似“某樓盤甚至創(chuàng)造了一天之內漲價50%的‘奇跡’”的非理性暴漲也需要及時干預,。當然,這就看我們有沒有釜底抽薪的魄力和壯士斷臂的勇氣了,。
- 2010-01-23一半賣地收入建保障房顯積極信號
- 2010-01-20地方政府不能坐視大學賣地
- 2010-01-15“賣地財政”說明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