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涉嫌瀆職和受賄,湖南城步縣原縣委書記吳藝珍年前被檢察機關起訴,,并被終止全國人大代表資格,。近日,在吳藝珍案開審之際,,其女兒吳芳宜在網上開通博客,,撰寫多篇日志為父親“辯護”,披露家庭細節(jié),,稱父親為官清廉,,乃官場“劉羅鍋”。據她的日志,,其爺爺奶奶,,“為了掙幾個小錢”每天仍在打工賣菜,此外,,她還公布了家庭住房照片,,裝修樸實,甚至可說是“簡陋”,。
這是一起新鮮事,,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撇開吳藝珍“真貪假貪”不論,,從倫理的角度,,一位女兒為父親“喊冤”,倒也屬于人之常情,;從公民權利角度,,公民利用合法渠道為身陷訴訟的親人辯護,似乎也是基本的權利,。至于有人憂慮會干擾司法,,可能有些多慮了:中國的司法畢竟不是泥巴捏的,有自己的獨立判斷,,起碼現(xiàn)在還看不出幾十萬網民的“圍觀”,,會對司法形成扭曲之力,。況且作為一名法律專業(yè)的大學生,吳芳宜所表達的多是一些感性內容,,還看不出有違反法律之嫌,。
自古就不缺少為父喊冤者,這一次只不過是“上了網,、開了博”而已,。公民的民主權利借助新的科技手段得到提升,本就是一件正常的事情,。辯護渠道網絡化終究還是一種進步,,最起碼就現(xiàn)實看來,應該還是利大于弊的,。所以,,對于這種“網上辯護”,非但不必如臨大敵,,反倒可以作為對司法的另一種監(jiān)督形式,,只要適當規(guī)范并且用好,很可能推動普通公眾對于司法的監(jiān)督水平上一個新臺階,。
不妨想想看,,為什么有那么多網民力挺吳芳宜?他們真的具備分辨“清官貪官”的能力嗎,?顯然不是,。正是因為司法常常不太透明,,存在不少不公正的地方,,于是一看到有人公開對司法提出質疑,便不問青紅皂白不問是非曲直,,力挺質疑者,。這里面有情緒化的成分,但也有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有助于推動司法提高透明度,。實際上,當前很多腐敗案件,,老百姓常常只能看到偶然性披露的一點信息,,甚至只是干巴巴的幾個數字,所以坊間才會有一些 “落馬是因為違法還是因為站錯隊”之類的胡亂猜疑,。這些東西本身也在傷害司法的公信力,。
- 2010-01-20涉貪官員女兒網絡喊冤能證明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