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5日,,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2009年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開始評選,,學校首次明確規(guī)定: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應(yīng)“無電腦,、高檔手機、名牌服飾等高檔消費品”,,否則不能申請獎助學金,。(12月18日《人民日報》)
獎助學金的申請基本上是全國各大高校的熱點問題,每一次申請評定都會有很大的爭議,。在筆者印象中,,類似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的評選規(guī)定也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了,,早在幾年前東華大學就有這樣的規(guī)定,,凡貧困生買手機者不能享受國家高額獎助學金。當然這也絕不是個案,,很多學校都習慣性地給貧困生貼上類似“消費標簽”,!
國家獎助學金是對于學習優(yōu)秀,家庭貧困學生的一種鼓勵,、補償和支持,。這本身就是一項很好的助學政策,其數(shù)額也算可觀,,或多或少的幫助了很多的同學,,緩減了他們的生活家庭壓力。但是這其中卻有很多的“偽貧困生”,,用一種可謂是“行騙”的方式來獲取這筆不錯的“收入”,。當然,從這個層次上來講,,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東華大學的規(guī)定也不是沒有道理,至少能減少很大一部分這樣的“偽貧困生”,。但同時卻也阻擋了很多真正的“貧困生”,。或許理論上來講家庭經(jīng)濟困難,,加上上學的生活學習消費,,的確不應(yīng)該再有什么所謂的“高消費”行為,但以類似電腦的消費行為來衡量學生的貧困與否,,以此來剝奪他們本該有的申請權(quán)利也未免有些不當,。網(wǎng)絡(luò)上流有這么一句話“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
從學生的“消費行為”來看學生的貧困狀況也不乏道理,,但筆者認為更多的是一種不科學的評定認識。在獎助學金的申請評定中,我們要關(guān)注的應(yīng)該是學生的“背后問題”,,應(yīng)該注意的是學生申請信息的“真實度”,,這才是問題的關(guān)鍵!
在筆者所在的學校對于獎助學金的申請評定的基本規(guī)定是:沒有受過處分,、家庭經(jīng)濟確實困難,、成績優(yōu)秀;在申請評定流程上,,學生必須提供村(街道辦事處),、鎮(zhèn)(居委會)、縣(市)的三級貧困證明和個人手寫申請表,,然后由班級,、系、院的評議小組審定,。在整個流程中學生的貧困證明和申請表的“真實度”無疑是評定的關(guān)鍵,。但是,大部分學生的填寫情況并不屬實,,很多的三級貧困證明也并不可靠,,因為所謂的三級證明基本上就是一個章的問題。這或許并也不是個例,,應(yīng)該是高校的一個普遍現(xiàn)象,。所以,在申請獎助學金的問題上,,我們決不能僅僅停留在“消費”的表面,。
無可否認,核實學生的真實情況并非易事,,但也絕稱不上是難事,。很多時候只要我們細細分析就會找出很多的問題。另外,,獎助學金的評定絕不是“有求必應(yīng)”,,在名額的限制上也必須有所規(guī)定,在“貧困生”的衡定上我們也不妨來一個“排名”,,“擇貧而定”,,當然必須在學生信息真實的基礎(chǔ)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