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的“三合一”選舉,,島內(nèi)輿論似乎已形成一個結(jié)論:綠勝藍敗,。連外國媒體也作類似的報道,,說在臺灣縣市長選舉中,,馬英九遭受挫敗。
綠營內(nèi)一片歡欣,,某大報作出新民調(diào),,蔡英文的數(shù)字有升,還說如果馬上進行“大選”,,她可能該當選啦,,云云。
民進黨和蔡主席這一年多來做了什么事,?民進黨沒有新理念和施政方針,,民進黨做了哪項改革?他們要帶臺灣人民走向何方,?民進黨的大陸政策在哪里,?民進黨不和陳水扁切割,還在背書扁的貪腐,。
綠營自縣市長選舉得來的“小勝”,,只是反映了民眾對現(xiàn)實的不滿,對國民黨當政的一些表現(xiàn)失去耐性,。將自己的實力建筑在對手的缺陷與不足之上,,基礎(chǔ)是不穩(wěn)的。
選后的民眾情緒,,停留在亢奮之中,,兩個星期之后恐怕又不一樣了。
臺灣的民眾心理慣于接受媒體操弄,,這是不爭的事實,。媒體為了收視率和銷售量,競相以聳動方式報道新聞,,將所有的政治或社會事件簡化成競技場的生死決斗,,觀眾同情弱者,,愛看反敗為勝的戲碼。臺灣選民長久下來把切身的選舉大事當成連續(xù)劇,,隨著劇情而情緒起伏,、沖動。民調(diào)一夕間翻云覆雨,,政客們輸不起,,死盯住民調(diào)不松懈,執(zhí)政者跟著民調(diào)數(shù)字處理政務(wù),。在島內(nèi),,淺碟子文化盛行,,政界未能例外,。
正當綠營興奮之際,謝長廷的“長工助選團”成員,、“卡神”楊蕙如卻認為,,民進黨當選席次應不止4席,沒有資格慶祝,。楊蕙如炮轟民進黨中央資源分配不均,,獨厚特定派系候選人。民進黨守住屏東,、嘉義,、云林三縣,收復宜蘭,,藍,、綠席次比是12∶4。國民黨得票率47.88%,,比4年前的50.96%下降,,但有6%的票投給無黨籍候選人,都屬泛藍選票,。楊蕙如直指民進黨應有機會拿下更多的縣市長,,但黨內(nèi)資源分配不均,外加某些人惡斗不休,,因此不該在此刻談?wù)搫倮?
游錫堃曾公開喊8席,,謝長廷也提出7席以上的高標,只拿4席縣市長,,顯然未達目的,。蔡英文連忙澄清說,沒有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也沒有獨厚任何派系,,主要是中央黨部的資源很有限,。
國民黨和馬英九呢,選舉結(jié)果未達預期的理想目標,,如何總結(jié),,是更大的考驗。有7席“立委”立即要補選,,藍營喊出要保住6席,。“立委”補選是縣市長選舉的完結(jié)篇,,藍營是否能剎住車,,又是一個看點。
蔡英文一夕間成為最大受益者,,在民進黨內(nèi)的地位陡增,。她一路采柔性躲避路線,周旋于眾派系斗爭之間,。她遇事和稀泥,、不表態(tài)、避與爭鋒,,不與陳水扁切割,,選舉中,陳水扁議題竟然沒有出現(xiàn),,令人驚訝,。是蔡的冷處理、軟功夫奏效,,還是因為陳水扁的丑事披露太多了,,選民對它已經(jīng)麻木?無論如何,,蔡英文因之受惠良多,。
有人說民進黨在走蔡英文路線,她有路線了嗎,?蔡英文和過去的民進黨人有不同,,她一般不走激情路線,比較溫和,,輔選時不搶候選人的光芒,。謝長廷是本次選舉舞臺上的輸家,因為他輔選時,,專找馬英九對著干,,鬧場、推擠,、叫囂,,要引起記憶,,重回“大選”時的對峙,謝還在過“總統(tǒng)”候選人的癮,。他提出民進黨得7席才算贏,,那是不可能的任務(wù)。目的在逼蔡下臺,,由他或他的人馬主掌民進黨,,為他在2012年的選舉卡位。這個算盤目前看來失靈,。
民進黨內(nèi)有人鼓動蔡英文明年競選臺北市長,,蔡初露口風,她確有意愿,。不論勝敗,,都可借此探測水溫,如果她在臺北市輸給郝龍斌,,但差距不多,,就可能在民進黨里順理成章成為該黨推出的下屆“大選”候選人,。但謝長廷,、蘇貞昌焉能輕言放棄問鼎“大位”?蘇貞昌揚言,,他并無興趣參選新北市市長,。民進黨內(nèi)部的傾軋仍在。(作者系臺灣電影導演,、資深政論家)
- 2009-11-12臺灣縣市長選舉 奇怪戰(zhàn)爭誰主浮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