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福州的“熊姐事件”,,現(xiàn)在的小孩太暴力了!,!
最近,,有兩件事情尤其引發(fā)網(wǎng)民的關注,一個事重慶的打黑風暴,,二是上海暴力女熊佳慶爆毆同學事件,。本來這兩件事情是一點邊都挨不上:重慶掃黑是司法界對黑惡勢力的大清掃,暴力女當然不能和黑社會相比,,熊佳慶最多也只能算個行為偏激有暴力傾向的小孩,。
雖然兩個事件看似沒有任何的瓜葛,但卻有著某些相似之處,,那就是他們的背后都隱藏著一個叫做“江湖”的地方,,無論是重慶的黑惡勢力還是校園暴力女熊佳慶,都是所謂江湖上成長起來的怪胎,,黑社會存在自己的江湖,,而校園暴力同樣存在著自己的江湖。
重慶的黑惡勢力給當?shù)氐陌傩帐忻駧淼氖潜┝筒话?,影響了當?shù)亟?jīng)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和諧,。而熊佳慶這樣的暴力學生呢?搞得同校學生不得安寧,,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校園暴力同時也給社會帶來了不好的影響?!辈皇钦f以前沒有校園暴力,,但是從熊佳慶的身上讓我們看到,有暴力傾向的學生已經(jīng)從男生發(fā)展成了女生,,從高齡發(fā)展成了低齡,,校園暴力江湖的不斷擴張搞得有點讓人“心神不寧”。
按照一般的邏輯,,現(xiàn)在是小流氓以后興許就變成了大壞蛋,,現(xiàn)在的校園暴力小江湖很可能就成為未來黑惡勢力江湖的后備力量。這不是杞人憂天,,變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從某個特定時期就開始了的。為了將這群正在變得越來越暴力的“問題少年”拉到正軌上來,,筆者建議不妨從熊佳慶開始,,掀起一場校園版的“打黑風暴”。
當然,,我們對待校園暴力的這個“熱血江湖”自然不可能像重慶打黑風暴,,但有一點還是可以好好學習一下,那就是挖出這些有著暴力傾向少年背后的“保護傘”,。孩子們之所以暴力傾向越來越嚴重,,錯不在孩子本身,而是錯在縱容和滋長這種暴力傾向的“保護傘”——家庭和社會,。
家庭暴力的范圍正在急劇擴張,,前段時間,北京甚至出臺規(guī)定,,將家庭暴力納入到出警的范圍,,也許我們看到了家庭暴力對社會的危害,但最終影響和受傷害的還是可憐的孩子,。除了直接的影響讓孩子產(chǎn)生對暴力的崇拜之外,,由此造成的家庭分裂等更是給孩子心理上造成了更多的陰影,孤僻加上暴力,,一個熊佳慶也許就在無意間“造就”了出來,。
還有一個讓校園變成熱血江湖的原因是暴力的傳播越來越泛濫,作為80年代的人,,我們也曾崇拜古惑仔,,但那是高中以后的事情。而現(xiàn)在的孩子,,由于網(wǎng)絡和影視的發(fā)達,,興許胎教的時候就開始受到暴力的熏陶,。看看現(xiàn)在所謂的大片,,有多少沒有鮮血淋漓的鏡頭,,沒有血腥就沒有賣點,這一點恐怕較之好萊塢而言“要進步得多”,。
建議掀起一場校園版的“打黑風暴”,,嚴打的對象不是有暴力的孩子,也不是充滿網(wǎng)絡暴力色彩的“屠熊會”,,而是要先從這種暴力傾向的“保護傘開始”:家庭暴力者和暴力信息的傳播者,。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消除隱藏在“熊佳慶們”在校園里擴張的熱血江湖。
- 2009-10-20薄熙來“打黑不是主動而為”說明什么
- 2009-10-19打黑為什么不可以主動而為,?
- 2009-10-19重慶“非主動打黑”是經(jīng)驗還是教訓,?
- 2009-10-18誰該讀懂農(nóng)民花十萬登報向打黑致敬的含義
- 2009-10-13重慶打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