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諾貝爾獎公布了,,里面又出現(xiàn)了華人的身影——物理學獎由華人高錕和2名美國科學家共同捧獲。(10月6日新華網(wǎng))
雖然說科學不分國界,,但是科學家有國籍,。高錕是英美雙重國籍,卻不是中國籍,,讓中國人心喜的同時難免心痛,。再聯(lián)想起去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華裔科學家錢永健先生在接受中文媒體 采訪時所謂的“我并不是中國人”之類的獲獎感言,中國人更心痛了:諾貝爾獎,,到底離中國人有多遠,?
5000年的文明就不說了,缺少科學的基因,。梁漱溟先生指出,,人類學術無非研究三個問題:第一,人對物的問題,。人類征服自然,,產(chǎn)生自然科學。第二,,人對人的問題,。人與人相處,產(chǎn)生社會科學,。第三,,人對己的問題。人與自己較量,,產(chǎn)生宗教,。梁先生認為中國學術早熟,一開始就不注重解決第一類學術問題,,卻直奔第二類和第三類學術,。先生是從學術上立論的,實踐生活中也確實如此。河南杞縣出個最早的關心地球及宇宙毀滅的人,,卻被中國人整成了綿長的諷刺——杞人憂天,;明朝出現(xiàn)一個利用火箭飛天的人,卻被中國家庭整成了教育孩子的反面榜樣——萬戶飛天,。所以,,文明很悠久,卻孕育不出近代科學,,甚至與科學漸行漸遠,。
近代中國出現(xiàn)了偉大的五四運動,旗幟是民主與科學,。民主與科學引進多少且不說,,只說成果,民國出現(xiàn)諸多大師,,而且民國的兩位科學家——楊振寧與李政道同獲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中國人民站起來了,。30年河東——大搞社會主義建設;30年河中——摸著石頭過河,,大搞改革開放,。如果說前30年情有可原的話;那后30年無論如何繞不過去,,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的旗幟迎風招展,,愣是沒有招出一個諾貝爾獎來。
諾貝爾獎與我們無緣,,甚至大師也與我們無緣,。到底哪里出了問題?光研究這些問題,,我們還得三十年吧,?中國知識分子中的標桿人物——陳寅恪先生當年被邀請擔任科學院中古史研究所所長時說:“沒有自由思想,沒有獨立精神,,即不能發(fā)揚真理,,即不能研究學術……獨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是必須爭的,且須以生死力爭……一切都是小事,,惟此是大事……我認為不能先存馬列主義的見解,再研究學術”,。因此先生當所長的第一條件就是“允許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馬列主義,,并不學習政治?!薄拔母铩币婚_始,,先生就成了反動學術權威,。與此相反的是,現(xiàn)在的科學院院士何祚庥做物理研究,,高度關注的是物理和馬克思主義的結合,,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訪時聲言:不做狹隘的物理學家,能寫成套的“三個代表”文章,。如此廣博,,諾獎還是沒降臨中土。
曾經(jīng)獲得諾獎的美籍華裔科學家楊振寧老先生安慰大家說:20年內中國本土定會出諾獎獲得者,!也不知老先生的樂觀來自何處,。有人出主意說:中國應該實行雙重國籍!這樣,,這些華裔科學家就不見得會蹬掉中國國籍了,,甚至美日這些老拿諾獎的也可以入籍中國了。想法不錯,,不只是科學,,藝術上也可以減少尷尬。比如《建國大業(yè)》里的眾多明星大腕若有了雙重國籍,,我們就不會把這電視劇看作純外國友人的狂歡了,!
?
- 2009-10-09有幾人看到“搞笑諾貝爾獎”背后的問題,?
- 2009-10-08其實我們比誰都在乎諾貝爾獎
- 2009-10-08不要為無緣諾貝爾文學獎找借口
- 2009-10-08我們離諾貝爾獎是近還是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