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感受給了我們同樣的渴望,,同樣的歡樂給了我們同一首歌……”這首《同一首歌》幾乎人人會唱,。而以這首歌為主題曲的金牌欄目《同一首歌》也成為中國最著名的娛樂品牌,。如今,這檔紅火了九年的金牌欄目,,卻不得不遭遇“停播”的尷尬,。(10月9日《新京報》
在眾多的央視名欄目中,《同一首歌》沒能逃得過在競爭中慘遭淘汰的命運,,成為《實話實說》之后,,央視又一個被封殺的對象。這檔一直被稱之為金牌欄目,,為何會陡然停播,,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有一點,,栽在一個字“錢上,,是無法回避的事實。
據(jù)報道,,此前《三聯(lián)生活周刊》通過寶雞政府官員之口,,曝光《同一首歌》暴利內(nèi)幕:這個二線城市通過三年追求才請來《同一首歌》,為此政府給了稅后費用700萬元,。其中請歌星成本200萬元,,在央視播出需要專門支付170萬元,其他幾百萬據(jù)說是制作費,。700萬還不包括場地,、電路建設成本、節(jié)目組食宿等費用,,項目中途還被西安和北京的娛樂公司轉(zhuǎn)手,。由于該節(jié)目商演色彩越來越濃,大牌明星也不再因一些公益的名頭積極配合,,出現(xiàn)了一些辭演現(xiàn)象,。
原來如此,都是錢鬧的,。一場演出要價700萬,,聽了誰都會為之咂舌。盡管《同一首歌》每場演出都是大牌明星云集,,同時又能在央視播出,,不可為不吊人胃口,不誘人上鉤,,但將一個好端端藝術品牌欄目,,與商業(yè)演出暴利聯(lián)系在一起,使得《同一首歌》沾滿了一股銅臭氣,,還能有演出什么好的品味來,?還能不栽,!
一場演出要價700萬,誰來拿這個錢,?誰來當這個冤大頭,,企業(yè)?在企業(y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環(huán)境下,,能慷慨解囊如此揮霍的,,畢竟甚少。政府,?即使能掏得起,,那可都是納稅人的錢,再說隨著政府杜絕公款追星相關條例的出爐,,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向境外去淘金?恐怕也不會有什么好結(jié)果,,境外的大款們也不會傻到這步田地,,來為內(nèi)地的所謂明星及金牌欄目貼金。如果說《同一首歌》還能稱之為藝術的話,,一旦套上了“孔方兄”枷鎖,,離壽終正寢也就不遠了。
由央視《同一首歌》栽在一個字“錢”上,,讓人聯(lián)想起那些活躍在中國大地鄉(xiāng)間地頭的大大小小的文藝團隊,、藝術團體,為什么非得把一個好端端娛樂欄目,,搞得那么金碧輝煌,那么銅臭氣薰天,。藝術來源于人民大眾,,是一種精神享受,是為了造福于民眾,,不是也不該成為摟錢的工具,。相反,央視同類型欄目《歡樂中國行》,、《中華情》,,為什么會成為大眾所歡迎的后起之秀,使得《同一首歌》相比之下黯然失色,,道理很簡單,,就是不在“不差錢”上絞盡腦汁吧!
一個“錢”字,,葬送了一個名欄目,,實在令人扼腕哀嘆,。當一切都向“錢”看的時候,再好的藝術都會離老百姓漸去漸遠,,《同一首歌》的停播,,停得好!
![]() ![]() |
- 2009-10-09不必留戀變“味”的《同一首歌》
- 2008-07-03中國A股是否會聽“同一首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