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人開始圍繞“警察”做文章,,先是對武漢火車站的“請不要搭理陌生人問話,,謹防上當受騙”的警示標語望文生義,、大批特批,,認為警察不作為,是在逃避責任,;接著又對福州市鼓樓區(qū)明碼標價,、有獎抓賊的“群眾抓賊一個一千”宣傳橫幅進行細細“解剖”,,認為抓賊是警察的分內(nèi)責任,,不該讓民眾參與進來,,更有論者質(zhì)問,,“群眾抓賊獎一千,警察都去打醬油了?”
一個是宣傳標語,,善意提醒來往的客人,;一個是獎勵政策,號召全社會舉力維穩(wěn),,兩者何錯之有,?但經(jīng)媒體輿論一炒作,警察不僅被質(zhì)疑,,甚至被責罵。老實說,,對某一新聞事件,,媒體不加分析、甄別兒盲目質(zhì)疑,、胡亂解讀,,這種做法百害而無一利,,既無助于制度的完善,更無助于社會的進步,。
在上面的兩件事中,,筆者認為警察都沒有錯。比如武漢火車站,,來往客人多是外地人,,互相之間本來就很陌生。在這種場合,,警惕性不高的往往容易上當受騙,。警察善意的提醒,是為了旅客的安全著想,,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再說,,在現(xiàn)實生活中坑蒙拐騙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我們必須要正視,,不要天真地認為“字典里沒有‘陌生人’”,,社會就至清無渾。至于福州“明碼標價”獎勵群眾抓賊,,那只不過是鼓勵公眾參與,,并沒有強迫規(guī)定,,有何不可,?
其實,,積極參與社會公共事務,,正成為普通中國民眾的主體意識。上海世博會向社會招募志愿者,,僅一個月報名人數(shù)便達27萬,民眾參與熱情之高超出了組織者的預期,。這說明什么,?表明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國人參與政治活動的意識蘇醒,,一個重在參與、勇于擔當,、崇尚責任的公民參與新時代正在形成。
和諧,、安定,、祥和的生活環(huán)境,,是我們的共同目標,。為了這個共同目標,,積極參與抓賊,共同維護穩(wěn)定,,需要每一個公民的責任擔當,。人人都應致力于促進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而不是僅僅靠警察的單槍匹馬,,對此,,媒體還是慎言點為好,。(王文武)
(責編:劉寶琴)
- 2009-08-20權(quán)力飆車背后的警察“家丁化”
- 2009-08-20抓捕行動前,,警察為何全部上繳手機
- 2009-09-11別讓警察手中槍成為民眾的噩夢
- 2009-08-20“警察申冤”被嘲笑的背后
- 2009-08-17貪官愛房不如送他一個帶警察看守的
- 2009-08-27別讓少數(shù)無良者給警察抹黑
- 2009-08-27老板贊助警察,?還是免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