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某高校計算機專業(yè)應屆本科畢業(yè)生連峰“回爐”讀技校,,開學才兩周竟語出驚人:“我的大學真是白讀了,!”“大學里學的知識很空,派不上用場,?!?9月12日《楚天都市報》)
本來,一句“大學真是白讀了”,,并不能說明什么,,可就是這樣一句感慨,卻成了輿論關注的話題,。這實在耐人尋味,。有人說,“大學白讀了”,,首先要找學生自己的原因——自己為什么沒有努力,,虛度光陰?有人說,,四年大學的學習,,為什么還沒有兩周技校給學生的收獲大,大學的教育確實很成問題,;還有人說,,大學其實沒有“白讀”,只是定位不同而已,,因為如果想學馬上能派用場的技能,,當初就不應選擇上大學,而應選擇上職業(yè)或技術學院……
敢情不少人都認為這個學生的大學四年確實完全“白讀”了,,所以將他的話作為立論的基點,。而令人深思的是,對于這個基點,,沒有多少人懷疑,,也就是說,“大學白讀了”在公眾的判斷中,,不是一個學生的一時感慨,,更是一種現(xiàn)實。這種現(xiàn)象的存在,,于今天的大學而言,,才是真正的困境——大學教育的聲譽不再,公信力不再,?;蛘哒f,,大學給了大家太多相信其“讓學生白讀”的理由。
大學對人才培養(yǎng)不重視,,已是多年的頑疾,。教育部曾為此開展本科教學評估,推出本科教學質(zhì)量建設工程,,但是,,本科教學評估中的弄虛作假,、形式主義,,沒有起到推進教育質(zhì)量的正效果,卻變?yōu)樽寣W生參與造假的反教育,。最近關于高校教學名師評選曝出的九成當選者有“官職”的消息,,讓大家見識到高校行政領導如何爭名奪利,而不是真正重視教育質(zhì)量,。在教育行政化中,,教育不是對學生負責,而是對上級,、對政績負責,。
我國諸多大學,尤其是位列985,、211行列的學校,,現(xiàn)在都一心追求把自身建設為研究型大學,于是在對教師的考察中,,科研占了很大比重,,這直接導致了教師不關心教學而關心科研,把主要的精力投向科研工作,,不愿意在第一線教學中“浪費”太多精力,。在這種環(huán)境中,學生被“放養(yǎng)”,,成為一種常態(tài),,有的大學生,從大一就開始在外實習,、打工,,而大學畢業(yè)那一年,則完全圍著就業(yè)轉(zhuǎn),,沒在大學里學到多少東西,,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樂觀人士曾預計,,大學畢業(yè)生的就業(yè)難,,將成為推動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力量——當很多畢業(yè)生無法找到工作時,,大學必然會有壓力,繼而對教育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以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及競爭力,。這種來自市場的壓力,遠比政府的行政評估更有效,??墒沁@一預計,至少從最近幾年的現(xiàn)實看,,落空了,。雖然今年幾乎所有事實都表明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十分艱難,但早在7月初,,教育部門就宣布就業(yè)率就達到68%,,以至于“被就業(yè)”一時成為網(wǎng)絡熱詞。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要想不讓“大學白讀了”演變?yōu)橐环N普遍現(xiàn)實,,除了建議學生珍惜機會、做好規(guī)劃之外,,大學應該做到不給他們以“白讀”的可能,,所謂寬進嚴出,如果“白讀”的學生都可以畢業(yè),,那么,,上大學的意義何在,大學給了學生怎樣的教育,,就真值得懷疑了,。(作者為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