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紀委5日透露,,10月底前,該市6000輛公務車將全部帶“標”上路,,接受社會各界監(jiān)督。規(guī)定不準用公車接送孩子或辦私事,、不準公車停放和出入營業(yè)性娛樂場所,、不準用公車旅游等。(《中國新聞網》9月5日)
治理公車浪費問題,,治理公車私用問題,,在老百姓看來,缺的不是辦法,,不是技術,,而是決心。依靠權力推動的中國式改革,,只要不觸及“公”字,,無論改革的成敗,,一般都是比較順利的。但往往一涉及“公”字,,如“公款吃喝”,、“公車使用”、“公款旅游”,、“公務員養(yǎng)老”等,,盡管群眾呼聲很大,也困難重重,、步履緩慢,。為什么?就是缺乏決心,,缺乏打破既得利益者利益的決心,。保定讓公車帶標識行駛,同時出臺“N不準”的規(guī)定,,看似是下決心治理公車問題,,實際效果如何,我們未必能夠樂觀,。
全世界都有公車,,公車只是一個工具,既無罪也無害,。公車如何使用,,如何發(fā)揮作用,不取決于公車本身,,而取決于權力,。權力是一個壞東西,只要不馴服它,,不把它關進籠子,,它就會害人。意大利西西里島墨西拿市前市長朱塞佩?布贊卡,,因私與夫人乘坐公務車,,結果被意大利最高法院判了6個月監(jiān)禁。這就是決心,,這就是把權力關進籠子的表現,。而前不久,湘潭大學開學,,公車卻來了個大聚會,,不少車的車身有著醒目的字眼,“司法”、“公安”,、“檢查”,、“中國公路”、“衛(wèi)生監(jiān)督”,、“非稅收票據專用”,、“血防專用”……這足以說明,公車有沒有標識,,與是否私用毫無關聯(lián),。
雖然保定給公車上標識的做法,僅僅是權宜之計,,但我們還是可以無奈地歡迎,。至少,有標識比沒有標識好,,如果沒有車身上的標志,,網友也很難辨認出湘潭大學門口的那些公車了,更不用說查處了,。有人擔心公車帶上標識,,是特權車復辟,實際上,,特權車從來就沒有退出過,,根本談不上復辟的問題。有了標識,,我們可以一眼看出公車,,將公車置于千萬雙眼睛的監(jiān)督之下,至少比置于那只閉目養(yǎng)神的監(jiān)督之眼下,,效果要好些,。
因此,我們希望保定拿出真正的決心來治理公車私用的問題,,甚至希望保定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給全國樹立一個公車改革的標桿。如果做不到,,我們也希望能夠把公車的標識做得更顯眼一些,,不要僅僅在擋風玻璃上貼一個小方塊(老百姓不容易看清楚,使用者也容易拿掉),,最好給整個車身涂上特殊顏色的油漆,,并寫上“公車”兩個字,。(賤言獻車)
(責編:李艷)
![]() ![]() |
- 2009-09-07公車帶“標”雖沒治本但有總比沒有好
- 2009-09-04要像打擊“醉駕”那樣懲治“公車私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