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什么籍是個人自由,,為何非要上到“發(fā)揚中國文化”的高度呢,?
知名導演陳凱歌29日晚在獲得第1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yōu)秀導演獎后發(fā)表獲獎感言時說:“正是因為中國文化的高山仰止,我愿意盡我個人的綿薄之力,,跟大家一起去發(fā)揚光大,。雖然已經(jīng)處在完全不同的時代,可是梅先生以及一切對歷史,、人心起推動作用的文化巨人,,是用無形的衣缽將中華文明承傳下來,正是這個原因,,我不會加入外國籍,,也從來沒有加入過外國籍。以中國人的身份,,為發(fā)揚中國的文化而努力,,這就叫不失身份。”(8月29日 新華網(wǎng))
如果真是被“冤枉”了,,站出來為自己“正名”一下也無妨,。然而,對國籍的質(zhì)疑由來已久,,為何早不說,、遲不說,偏偏等到現(xiàn)在才來說呢,?現(xiàn)才說也未不可,,但也要看場合與受眾呀!撂下“狠話”后,,自己倒是“撇清”了,,是否考慮過別人的感受呢?華表獎頒獎晚會大腕云集,,其中不乏“外國籍”明星,,他們正坐在臺下捧你的場,洗耳恭聽你的“感言”呢,!只顧自己嘴巴痛快,,不管別人心里怎么想。雖然自己“超脫”了,,卻也在無形之中,,狠狠“打擊”了臺下的一大片。大家都是同行,,做人能這么不厚道嗎,?這么說,是不是也“有失身份”呢,!
在我看來,,入什么籍純粹是個人自由,頂多就是個道德問題,。為何非要上綱上線到“發(fā)揚中國文化”的高度呢,?“發(fā)揚中國文化”與個人身份,究竟有多大關系呢,?李小龍是美籍,,誰又能否定他為“發(fā)揚中國文化”所做的貢獻呢?美籍——這個外在的標鑒,,難道讓李小龍“有失身份”了嗎,?對陳凱歌而言,即使國籍根紅苗正,,但砸了幾個億才砸出個反響平平的《無極》來,,誰能說他“發(fā)揚中國文化”呢,?誰能說他沒失掉大導演身份呢?相反,,就算陳先生真入了美籍,,但能拍出象《梅蘭芳》這樣既叫好又叫座的影片,誰還會在乎他是什么身份呢,? (張良圖)
(責編:劉寶琴)
- 2009-07-17高考從民族造假到國籍造假的升級
- 2009-08-19明星改了國籍還是中國人,?
- 2009-07-17國籍造假學生為何一年后才被識破
- 2009-08-17改變國籍并不丟人,矯情才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