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說,,“被時代”來臨了,“寂寞黨”也出現(xiàn)了,。起先我將信將疑,,如今不能不感嘆,太經(jīng)典了,。
你看,44個漢字,即將“被整形”,。據(jù)稱,,教育部擬對“琴”、“親”,、“魅”等44個漢字的字形進行調(diào)整,。比如:“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筆由“橫”變?yōu)椤疤帷薄?/p>
誰出的餿主意?一幫所謂的專家,!
我常年跟文字打交道,,但常常被“專家”及“專家”的代言人校對,弄得啞口無言,。
小時候讀書,,老師教了,“樹蔭”是這樣的,。后來,,不知道什么時候起,“專家”引經(jīng)據(jù)典,,非說“樹蔭”應(yīng)寫為“樹陰”,。于是,報社的美女校對,,常常裝作“專家”模樣,,將稿件里的“林蔭道”改為“林陰道”,如此不雅之詞,就此登上了大雅之堂,??珊髞恚琅ν蝗挥謱ξ艺f,,據(jù)第N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林陰道”又可寫為“林蔭道”了。
美女校對還喜歡跟我“斤斤計較”,,喜歡像“專家”那樣,,說老百姓聽不懂的話。比如,,老百姓菜市場上討價還價,,說1斤3元,校對說不對,,要說“1公斤6元”,,我問美女,那,,“火冒三丈”怎樣說,?“四兩撥千斤”怎么說?是不是得改成“火冒9.9米”,、“兩百克拔500公斤”,?
當然,美女校對是恪守職責的,,罪魁是“專家”,。如今,“專家”將“手術(shù)刀”對準了漢字,,他們到底在瞎折騰什么呢,?套用一下網(wǎng)絡(luò)流行詞語,那真是“哥折騰的不是漢字,,是寂寞”,。
小小的石家莊市,不久前嚷嚷著要改名,。有關(guān)專家估算,,更名沒有10億元是完不成的。那么,,全國13億人,,改動44個字,其成本又是多少,?幾年前,,“專家”搞了一場漢字“去繁化”,,街頭巷尾、報刊雜志,,不得出現(xiàn)繁體字,。于是,企業(yè)名稱,、公司大印,、商場招牌、戶外廣告,、報刊名稱,,等等,全都“去繁”,。如果有好事者統(tǒng)計一下,,這一場“去繁”運動所花費的社會成本,一定是天文數(shù)字,。如今,,類似的“運動”又來了。
可笑的是,,“專家”竟然表示,,此次44個漢字調(diào)整,宋體字才改,,其余字體不改,,不會造成大的影響,。那么,,這44個漢字,在不同的字體里,,將有不同的寫法,,這種文字上的混亂,又如何解決,?
文字本來就是約定俗成的,,“專家”想改就改,那是一廂情意,,與民意對立,。還好,這一“被整形”方案尚在征求意見階段,。如果專家能夠“從善如流”,,那么,善莫大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