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樂學院年過七旬的老教授,,跟一位考博的女生相互潛規(guī)則了一下,。教授收了女生10萬元錢,還發(fā)生了性關系,。結果,女生卻沒有考上,老教授退了錢,,自己坦白交待了,。這樣的消息,對于身在高校的我,,一點都不刺激,。這樣的事情這些年耳濡目染,實在太多了,。只是,,此事曝光之后,有關部門肯定會要加強管理,,以后博士生考試和錄取,,行政的管理力度肯定會進一步強化。
說起來,,這位音樂老教授的行為還不算最惡劣的,,同樣是性賄賂,我還聽說過有教授索賄的,。但是,,無論如何,這種潛規(guī)則,,實際上都是老黃歷了,。過去那種只要搞定導師,外語過關就一切OK的好事,,即使不是明日黃花,,操作起來也有困難了。據我所知,,現在相當多的高校,,博士生招生錄取基本上跟高考區(qū)別不大,封閉出題,,糊名判卷,,而且一人一題,流水線作業(yè),。面試的時候,,學校行政部門派人監(jiān)督。博士生錄取與否,,在很大程度上看筆試的成績,。這也是為什么那位據說很有名望的老教授居然沒辦法錄取那位女生的緣故。現在的博士生招考,,導師的作用其實很小,。
無疑,如此這般地強加管理,,的確可以在一段時間內遏制考博招生過程中的導師作弊,。讓受了賄的教授有可能如這位老教授一樣,,吐出來而且大丟其人。但是,,如此強化管理的副作用,,卻是基本上毀掉了已經奄奄一息的博士生教育。
我們知道,,博士生考試,,大約屬于中國特色。發(fā)達國家一般只有申博,,沒有考博,。申請是否會被考慮,關鍵在于申請人的學術潛力,。而這種潛力,,一般來說,是筆試考不出來的,。很多考生筆試不錯,,但面試一談,就會發(fā)現他可能根本沒看過多少書,,不知道學問是怎么回事,。有些人學術感覺不錯,也很能讀書,,但由于過不了筆試的關,,根本連面試機會都沒有。當下類似高考的博士生考試,,最大的可能,,是錄取些會考試的學生,,而非適合做學術的人,。
導師錄取博士生,本質上屬于一種學術活動,。導師利用自己的地位,,跟考生玩潛規(guī)則,和其他學術活動中的學術不端行為一樣,,屬于教授們的學術道德淪喪,。國際學界,學者對自己聲譽的看重,,勝過自己的生命,。因為他們只要干過哪怕一件類似的不道德事情,學術的生涯和體面的生活也就隨之結束了,。而我們的教授什么都在乎,,卻偏偏不在乎自己的臉面,。原來的潛規(guī)則已經成了老黃歷,但教授卻依舊敢于接受考生的賄賂,,就像學生抄襲屢屢被揭發(fā)之后,,教授們依然指望學生包辦課題,依然坦然在學生的論文上面署名一樣,。因為中國學界沒有形成自己的學術共同體,,沒有國際認可的學術標準和學術評價。所有的違規(guī)甚至違法行為,,只有主管的學術行政機構才能處罰,。而這種處罰是越來越輕柔,即使此番受賄10萬元,,已經觸犯刑律,,所謂的嚴肅處理,也只是不讓招生了而已,。
在行政吞噬學術的學界,,身在大學,深知教授們奴氣之重,,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所以,加強行政管理,,博士生考試錄取在高考化之余,,也許一時干凈一點。但是,,以目前的高校道德氛圍,,命里注定,潛規(guī)則不會消失,。導師只要還有一點權力,,該潛還會潛。而參與管理的行政人員在跟導師們混熟了之后,,聯手作弊,,也指日可待。學術不能回歸學術,,什么都別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