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量人口的住房問題想靠政府財政解決,,顯然是一種不切實際、根本不可能操作的幻想,。
◆大部分人口如果不是因為休閑,、旅游和商務而流動,那這個社會發(fā)生動蕩危險的可能性極大,。
◆如果城鎮(zhèn)和城市中的中小企業(yè)發(fā)展不充分,,則會形成大量的無業(yè)、無收入和租不起房的人口。
◆目前的土地等制度在再分配著財富,,城市中將形成食利房東和交租農民工兩個利益對立階層,。
目前中國城鎮(zhèn)和城市的高房價,阻礙了農民從農村向城市的固定性和永久性轉移,,而且,,農民進城的就業(yè)和收入狀況又不如東亞;又不似印度和拉美,,可以居住在貧民窟中,,與家人團聚和減少流動。中國在農民進城居住方式,、人口流動和財產及收入分配方面,,可能表現(xiàn)為以下“景觀”。
一,、人口“工棚式,、集體宿舍式和簡陋租賃式”轉移
中國目前的征地和房產制度,不允許農民的集體土地直接進入建設市場,,建設小產權房是非法的,。并且,土地由政府征用后高價賣給房地產開發(fā)商,,加上其中的各種稅費和出讓金,,另外還有房屋土地供應不足,需求大于供給等因素,,導致房價被推得非常高,,農民在城鎮(zhèn)根本買不起合法的房屋。
那么,,未來轉移進入城鎮(zhèn)的幾億人居住在哪里呢,?主要在如下幾個場所:
一是居住在建筑工地的工棚中。大量從事建筑工作的工人,,隨著城市住宅和交通水利等工程的開工和完工,,他們所住的場所是不斷改變地點的施工單位搭起的簡易工棚,周期在一年左右,。睡的是大通鋪,,吃飯是大鍋飯,夫妻長年分居,,沒有家庭生活氣息,。
二是居住在“城中村”。大量的農民工租用城市原農民的院子或者樓屋,。一般一個居室,,里面一張床,,一張桌子,月租200元左右,。
三是居住在工廠的集體宿舍中,,或者在商住樓的集體房屋中,或者公司在外租的城鎮(zhèn)民居房屋中,。還有許多在加工工業(yè)中就業(yè)的農民工,,居住在工廠自己建設的集體宿舍,但是,,也不能和家人生活在一起,。
另外,還有一小部分在城鎮(zhèn)經商或者從事收入較高工作的一些農民工,,其租用城鎮(zhèn)居民的套居,,將妻子和兒女都接到城里,兒女在城市的農民工子弟學校上學(或花錢上正規(guī)的學校),,但是,,他們在城鎮(zhèn)買房,仍然較為困難,。當然,,也有在城鎮(zhèn)買房的農民工,但這是極少的一部分,。
如果這種局面得不到改觀,,未來中國城市化的一個景觀是:雖然沒有印度和拉美的貧民窟,但是大量的農民轉移進入城市,,但居住條件為較差的租賃房或者工棚,他們不可能在城鎮(zhèn)安居,。
當然,,有關部門甚至有的地方政府,想給大量的農民工提供廉租房,,甚至廉價房,,然而,住房與食品不一樣的是,,價值太大,。從人口規(guī)模上來看,未來有5億—6億人口轉移入城鎮(zhèn),。即使我們的經濟有相當?shù)陌l(fā)展,,但是還有養(yǎng)老、醫(yī)療等公共服務需要提供,,財政收入與公共服務對財政的需求之間矛盾突出,。因而,這樣大規(guī)模人口的住房想靠政府財政提供,顯然是一種不切實際,、根本不可能操作的幻想,。
![]() ![]() |
- 2009-08-08拿什么來支撐你,我的高房價
- 2009-07-16高房價究竟是誰犯下的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