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視頻在網(wǎng)上瘋傳,,視頻內容顯示一個穿布鞋的女生,,被幾個同學堵在樓梯口要求下跪,,并遭遇扇耳光和推搡。昨天,,網(wǎng)友人肉搜索證明,,這是發(fā)生在新鄭龍湖一中的事情。(8月13日《都市女報》)
“北外女生不滿被舉報留宿男生,,刺死同學 ”,、“新生拒絕學生會干部勒索,老生打死新生”等校園暴力事件所造成的惡劣影響尚未消散,,“布鞋妹妹”遭遇群毆的視頻又強烈刺激著公眾敏感的神經(jīng),,令我們的心結再添陰云。
校園,,本該是一方凈土,,是文明的殿堂。然而,,《蘭州晨報》對900名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67%的學生肯定自己身邊存在校園暴力,53%的學生證實自己遭遇過校園暴力,。這樣的調查結果不僅令我們深思,,到底是什么讓校園成為“江湖”,又是什么使“花季”充滿暴力?
校園暴力的根源,,見人見智,。有人將其認定為學校監(jiān)管失職,有人把它總結為社會青年滋擾,,還有人歸結成不良社會風氣熏染,,這些都有道理。但筆者更認為,,校園暴力背后的真正原因是文化暴力的泛濫,。暴力文化不治,校園暴力難止,。
仔細看看我們宣傳的文化,,就能夠發(fā)現(xiàn)校園暴力是暴力文化泛濫的結果。港臺警匪片和日本卡通中“拳頭加枕頭”等暴力文化充斥校園,;黑老大被塑造為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英雄人物;武俠,、暴力手段被包裝和美化,;口袋書、粗口歌,、血腥色情玩具暗潮涌動,。
這種暴力文化甚至影響到了一些尚未進入校園的學齡前兒童,從他們的嘴里,,經(jīng)常有意無意的蹦出從電視節(jié)目中學到的諸如“閉嘴”,、“打死你”等臺詞,而這都為今后的校園暴力埋下了隱患,。
毋庸置疑,,什么樣的土壤孕育什么樣的果實,什么樣的文化造就出什么樣的祖國“花朵”,。在如此暴力的文化環(huán)境下,,怎么能夠指望學校的教育就可畢其功于一役?怎么可以相信公安機關打掉不良社會青年就能萬事大吉,?又怎么能夠避免孩子們不受耳濡目染的影響呢,?
近日,一對北大MBA夫婦帶女兒隱居終南山3年遍讀經(jīng)典的消息刺激著一部分家長的神經(jīng),。但是,,在社會生活高速運轉的今天,又有多少家長能夠如此,?指望家長們都躲進終南山是不現(xiàn)實的,,指望家長們學習“孟母”,“三遷”以避禍也是不現(xiàn)實的。
面對無孔不入的暴力文化,,確實需要相關部門凈化文化市場了,。盡快在孩子與暴力之間架起一道“防火墻”,讓唯美,、純真,、向上的兒童節(jié)目占領文化市場,方是應對校園暴力的治本之策,。(李志軍)
(責編:劉寶琴)
- 2009-07-20李詠的"暴力玩笑"傷害了多少童真
- 2009-07-09反思弒師案,,拒絕任何指向的暴力
- 2009-08-11"暴力小英"變身"忽悠小英" 企圖以假亂真
- 2009-07-12“草根暴力”呼喚道德補課
- 2009-07-23富士康員工非正常死亡拷問資本暴力
- 2009-07-07嚴厲打擊暴力犯罪 堅決維護社會穩(wěn)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