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年喊虧叫窮的企業(yè),,竟能上繳滾滾暴利?有消息說,,中國兩大石油巨頭中石油,、中石化在2006、2007,、2008三年,,向國家財政上交了大量的特別收益金——西方叫“暴利稅”——其中的中石油上交約1600億,中石化上交約530億,。
本來,,公眾對中石油、中石化動輒向國家發(fā)改委,、財政部哭窮就心存疑慮,,現(xiàn)在暴利稅公布,證實了人們的懷疑:石油巨頭“不差錢”,。
石油巨頭要賺錢,,那是擋也擋不住的財運啊。國際油價一上漲,,國內立刻跟風上揚,;當國際油價因受國際金融海嘯沖擊等因素影響而回落時,國內油價卻遲遲未見下跌,,有時甚至逆勢上漲,;當美國的成品油零售價已經低于國內時,立刻有專家跑出來說:中國成品油價格就算是與國際接軌,,也應該與國際原油價格接軌,,而不是與美國成品油價格接軌……有了這套選擇性的與國際接軌策略,國內石油巨頭怎會不賺錢,?一邊享受原油進口,、開采壟斷的好處,,以近乎免費的方式使用國有資源,一邊享受著中央財政的巨額補貼,,吃著這種兩頭甜的甘蔗,,他們不賺錢誰會信?
兩千多億的暴利稅,,讓很多其他領域的企業(yè)只能望洋興嘆,,但中石油、中石化掏出來很輕松,。眾所周知,,國家對這筆錢的征收方案是:對石油開采企業(yè)銷售國產原油超過40美元每桶所獲得的超額收入,按累進比例征收,,直至60美元每桶以上,,征收比率從20%至40%。也就是說,,石油巨頭上繳的這項稅額,,肯定不到其原油超出40美元每桶所獲超額收入的40%。
還有起征點之下的那筆暴利呢,?一個已經不是秘密的秘密是,,國內石油生產成本遠遠低于暴利稅的起征點40美元每桶:按中海油自家的說法,2008年中海油的成本是每桶在16-17美元之間,;按財政部某副部長在開征暴利稅之前透露的信息,,國內石油成本是每桶8-12美元。說白了,,即使按中海油所說的價碼,,在暴利稅起征點下企業(yè)仍然有巨大的暴利空間——每桶20美元即每噸近150美元或1000元人民幣。
按中石油自己發(fā)布的一季度報告,,公司一季度凈利潤比上年同期下降35.3%,,而令人艷羨的是,一季度中石油雇員酬金成本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0.84億元,。對此中石油董事長蔣潔敏解釋得很輕松:“10億元薪酬的增加相對于中石油上萬億的銷售額而言只是很小的一筆錢”,。真是“老大”有底氣,手下好福氣,。
近年來我國每年出產石油2億噸左右,,三年下來有多少暴利?2100億,,對于石油巨頭來說實在只是小菜一碟,。公眾難免會問:剩下的未上繳的暴利都進了誰的腰包?截留暴利“暴發(fā)”了哪些人,?(鄧輝林)
(責編:李艷)
- 2009-08-04為什么一提稅受傷的就是百姓
- 2009-08-05“油價太透明”石油巨頭們多慮了
- 2009-07-22燃油稅后憑什么收城市路橋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