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又是杭州!
“胡斌飆車案”激起的輿論風暴尚未消散,杭州斑馬線上再添冤魂:8月4日晚,,一輛保時捷越野車,,在一條“愛心斑馬線”旁撞死一名行人。最具諷刺意味的是,愛心斑馬線正是為了警示“七十碼”事件而設,。(8月5日《今日早報》)
悲劇無情地重復,行人的鮮血在杭州斑馬線上,,刷出血淋淋的新一季網(wǎng)絡流行語———“上有天堂,,下有‘速’杭”。這樣的悲憤調(diào)侃中,,蘊藉著怎樣的悲哀和憤怒,,只能從新聞跟帖中一一尋覓。
或許你會以為同一個地方短期內(nèi),,類似惡劣事件的頻密上演,,會在“審丑疲勞”中,耗盡公共輿論的關(guān)注熱情,。但過萬的評論跟帖,,告訴你,你錯了,。對于像“院士”剽竊之類無關(guān)疼癢的丑劇,,在一次次抗議無效后,人們確實會消磨掉較真的激情,。但生命線若屢屢變成死亡線,,那么“斑馬線之怒”則會呈現(xiàn)怒不可遏之勢,并在每一起類似事件中準時爆發(fā),。
“胡斌案”如是,,此案亦如是。這是公眾維護生命尊嚴的莊嚴吶喊,,如此強烈的民意訴求,,相關(guān)部門不能不察。但“胡斌案”也留給我們一些思考,。比如,,“富二代”、“飆車”,、“欺實馬”,、“百萬賠償”等頗具魔力的關(guān)鍵詞混合發(fā)酵,曾讓這起普通交通肇事案,,演繹出堪比懸疑劇的“受審替身說”的高潮,。
替身最終被證明是子虛烏有,這時嘲諷網(wǎng)民非理性的聲音也出現(xiàn)了,。該論調(diào)可能惹得許多網(wǎng)民不快,,但批評其實也并非全無道理。即便我們沒有必要為替身論道歉,可是假如冷靜地回顧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整個過程中,那些被先入為主地打上為富不仁印跡的符號,,確實曾催生了一部分情緒化表達,。而這類表達未必有益于案件的正義走向和問題的制度化解決。
此前輿論在這方面走的彎路,,不應在保時捷撞人案中重演,,輿論不必將焦點集中于“保時捷與打工妹”這一反差強烈的對比上。畢竟,,斑馬線上只應存在守法違法之分,,而無身份財富之別。此案應為酒后駕車致人死亡,。那么事發(fā)時交通指示燈的情況如何,,斑馬線上的行人是否嚴格遵照指示燈而行?車輛有無超速或加速搶道行為,?目擊者稱,,事發(fā)時肇事車輛主駕位置上是一名男子,但副駕位置的女子事后謊稱是自己在駕駛,,警方對此會如何認定,?案發(fā)全程有無監(jiān)控錄像,可否對外完全公開視頻信息,?
這些問題如何求解,,都考驗著警方的執(zhí)法公信。我們愿意相信公共輿論的理性,,但前提是在公權(quán)部門秉公執(zhí)法的理想狀態(tài)下,。為“七十碼”事件專設的“愛心斑馬線”受此之辱,本就不甚光彩,。假如今后警方調(diào)查結(jié)果再整出個類似丑聞,,還無恥地希望輿論不要“仇富”,單方面地保持克制和理性,,那簡直就太搞笑了,。
![]() ![]() |
- 2009-08-0517歲打工妹杭州斑馬線旁被醉駕保時捷撞死(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