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6年起,,國貿CBD核心區(qū)內的京廣橋至大望橋范圍,已接連發(fā)生四起道路坍塌事故,。先是2006年元旦過后的京廣橋路面塌陷,,再是2007年大望橋南側路面塌陷,緊接著就是國貿橋北側東三環(huán)輔路發(fā)生路面塌陷,。直到昨天,,大望橋西的建國路主路故伎重演,再度發(fā)生路面塌陷,,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
對于這四起塌陷事故,權威部門和專業(yè)機構自然會有不同的解讀和結論,,但公眾恐怕要追問:為什么在同一地區(qū)和路段竟出現(xiàn)事故的四起“雷同”,?是CBD周邊地下諸多工程給地表埋下的“定時炸彈”?還是這一區(qū)域已無法承受工程擴建的壓力,?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就在CBD一寸土寸金的區(qū)域里,,北京不知誕生了多少“地王”?如果按剛剛拍出的相當“地王”價折算,,這里的土地要比北京其它土地高出好幾倍,。為什么天價的土地、天價的區(qū)域,,卻帶不來安全的道路和完善的公共設施,?這一地區(qū),反而經常造成嚴重的擾民,。一方面政府要搶修,,交警要封路;另一方面,,行人要繞道,,司機要罵娘!
解釋的道理恐怕也很簡單,,這四起道路塌陷事故,,無疑是給那些“地王”們的一記響亮耳光。當拍得“地王”的那些大企業(yè)只顧棲于高樓時,;當他們居高臨下旁觀著這道堵車風景時,,根本就沒想到當年應投入相應的資金去維護道路周邊的安全,根本就沒有想到去改善周邊的公共設施,??梢姡叩貎r并不一定帶來一流的道路設施,;天價的大樓也難保障周邊市民的公共利益,。
其實,北京CBD是北京市民的CBD,,而不應成為“地王們”的歡宴場,。在這個中央商務區(qū)里,政策制定部門不該放棄維護公共和民享的權利,,而一味在“招商第一”驅動下,,忽略了“地王們”在拍地前的“公共設施配套建設”的承諾。因為像CBD這樣一個“小經濟特區(qū)”,,“地王”所占的不僅僅是土地和樓面,,而更多的是給城市帶來的消耗和擠壓。從這個角度觀察,,那些拍得“地王”的企業(yè)完全有必要交納更多的“道路附加維護費”,。否則,作為一個不斷東擴的北京CBD,其地下風險將難以讓這座城市和全體市民承受,。
當下,,各地CBD投資再度升溫,如果政府只關心“地王”的拍價,,不關心這些大企業(yè)對周邊道路,、公共設施配套、文化教育附加和綠地建設的投入,,只讓地王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揮斥資本方舟,。那么,即便產生了多少天價地,,也對這座城市害多益少,。
應該看到,北京CBD道路一塌再塌的教訓,,還不僅僅是讓“地王們”尷尬,,尷尬的還有城市只顧“地上”,不顧“地下”的破壞性建設開發(fā)模式,。其實,,只關注一座城市的“樓面價”,而不去預判和深究那些地下的風險是有更大“風險”的,。如果此種因果關系得不到徹底解決,,那么,,類似上海那幢“蓮花河畔景苑”倒掉的事故,,就不一定不在CBD等“地王”身上重演。(胡安東)
(責編:劉寶琴)
- 相關新聞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為福建日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屬福建日報網所有,任何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非新聞性質網站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被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違者本網保留依法追究責任的權利,。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福建日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福建日報網聯(lián)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