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中午,在杭州交通經濟電臺“91.8”的《我的汽車有話說》節(jié)目直播過程中,,主持人于虎連線嘉興市車管所,,沒想到電話那頭的人竟甩出一句“關你屁事啊”,由此引發(fā)了眾多市民的不滿,。下午,嘉興市交警支隊和嘉興市車管所的領導專程趕到杭州道歉,。他們解釋:說“關你屁事啊”的當事人是個志愿者,,不懂事(據2009年7月12日《華商報》)。
過去,,一旦丑聞發(fā)生,,單位領導肯定要祭出臨時工的大旗,立即對外聲稱“系臨時工所為”,。無論是由“紙包子事件”引發(fā)的某中央媒體大范圍清退“新聞民工”,,還是城管暴力、社會丑聞,、行業(yè)積弊,,最新的通用解釋——“此系臨時工所為”,都把矛頭指向臨時工,,處理事件往往也演變成了處理臨時工,,臨時工已經成了災難的化身,背黑鍋的專用工具,。
然而,,此次嘉興市交警支隊和嘉興市車管所的領導卻與時俱進了,,對于這起不文明事件,他們并沒有言稱“臨時工所為”,,而是選用了“志愿者”,。不愧是執(zhí)法者,人家多么注重法律分寸拿捏啊,。畢竟,,我國在實行勞動合同制后,正式工與臨時工的區(qū)別實質上已消失了,,臨時工只是個習慣叫法,,實質上不存在了。
其實,,臨時工所為也好,,志愿者干的也罷,嘉興市交警支隊和嘉興市車管所領導的弦外之音,,無個乎有兩層:因為導辦員不是我們車管所的正式工,,相關行為全部為個人行為,所以出事只能他們個人兜著,;因為導辦員素質不如正式工,,所以才會這么不懂事、出言不遜,。這種自欺其人的說法,,也流露出嘉興市交警支隊和嘉興市車管所領導的如意算盤:假如把這起不文明事件栽到志愿者的頭上,社會輿論的重壓可以緩解,,單位形象的損失可以減小,,更能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免去拔起羅卜帶出泥,。
毋庸置疑,無論導辦員是不是車管所職工,,屬不屬于在編臨時工,,在這起不文明事件中,車管所管理者都責無旁貸,。問題表現在導辦員身上,,責任卻在單位領導。有關法律條款早已明確,,只要雙方存在勞動雇傭關系,,用工單位在依法保障職工應該享受的權利的同時,,其工作中的職業(yè)行為,,自然也應該被視為用工單位的單位行為,。相關連帶責任,由單位一體化承擔,。就是說,,員工一旦鬧出問題,有關部門和領導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刻意強調“當事人是個志愿者,,不懂事”是站不住腳的。退一步說,,志愿者不懂事,,領導也糊涂嗎?
同時,,用工單位還承擔著員工的培訓之責,。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員工的素質是領導平時言傳身教帶的,,是單位集體環(huán)境耳濡目染不斷熏陶的結果,。事實上,僅從這次電臺主持人偶爾的連線來看,,嘉興市車管所的服務素質令人堪憂,。第一個電話,開始是通的,,突然被掛斷,。第二個電話有人接,是位大姐,,主持人自報家門后,,對方似乎有點煩,報個聯絡號碼就掛掉了,。第三個電話按照大姐提供的號碼打過去,,沒人接。第4個電話,,還是打原號碼,,漫長的等待后終于有人接了。但主持人“喂”了半天,,對方始終一聲不吭,,后來電話那頭終于傳來了一個女孩子的聲音。主持人問:“你貴姓???”不料對方卻把電話掛了。第5個電話,通了,,又是那個女孩子的聲音,。主持人問:“你貴姓?”沒想到對方脫口而出:“關你屁事??!”主持人火了,要投訴,。對方似乎無所謂,,最后還是把電話掛斷了。導辦員的態(tài)度不是典型的衙門作風又是什么,?
人們不禁還要深問下去:導辦員是怎樣被征招進來的,?她們與相關負責人有沒親戚關系?冠冕堂皇的種種擇優(yōu)錄取條件為何會在志愿者面前失效,?車管所對導辦員有沒有進行職業(yè)培訓,?導辦員身上的行業(yè)積弊是不是在常年對客戶吃拿卡中所慣養(yǎng)出來的?在不合格志愿者被清退之后類似問題會不會發(fā)生在“正式工”身上,?等等,。
這樣看來,嘉興市交警支隊和嘉興市車管所的領導確實應該認真捫心自責一番了,。只有徹底勇于除掉隱藏在志愿者背后的個人主義,、本位主義思想,志愿者才不會在危機時習慣地被拿來做擋箭牌,、去背黑鍋,。 (徐云鵬)
(責編:李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