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智聯(lián)招聘推出了夏季職場性騷擾狀況特別調查,,調查顯示,,酒吧遭遇騷擾最常見,半數(shù)以上職場人收到過異性黃色笑話,,近三成男士在公共場所遭遇過性騷擾,,四成女性遇過辦公室性騷擾。(《羊城晚報》7月5日報道)
遭受性騷擾不在是女性的專利,。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女性經濟地位的提高,反而有可能成為性騷擾的發(fā)出者。男性相比于女性的優(yōu)勢在于體力,,生產力落后的年代,,男性掌握著物質分配權,有著極高的社會地位,。而在信息時代,,女性在某些方面甚至比男性還有優(yōu)勢。女性不在是男性的附庸品,,掌控一定物質后,,她們甚至可以在兩性關系中擁有主導權。
常聽到“女權主義”這個詞,,這是相對于“男權主義”而來的,。女性社會地位的崛起,使得男性處于相對弱勢,。在某一個領域,、區(qū)域或者組織,“女權主義”已經盛行,。以男人為中心的社會架構正在悄然瓦解,,女性逐漸取得“社會權力重組”中的遙控器。
不以體力論英雄的年代,,“女權主義”的橫空出世已勢在必然,。職場本身就存在殘酷競爭,為了生存與發(fā)展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不得不費盡心機,。以往,女性想獲得社會地位憑的是自己的姿色,,通過男性而獲得的社會地位和經濟資源,。自古就有“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的說法,,可見,,嫁對人是多么重要。而如今,,職場好比是一個生存的角斗場,,誰勝出誰就可能左右他人的職場命運。無疑,,一部分女性在這殘酷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成了一部分男性的職場命運掌控者。一些身居高位的職場女性可以用自己手中的資源讓職場男性就范,。
和傳統(tǒng)社會的女性必須“從一而終”不同,,當代社會女性不但人身自由,,包養(yǎng)男人(俗稱“小白臉”)并不鮮見。對于一些社會經濟地位高的女性來說,,傳統(tǒng)的世俗規(guī)范顯然是無效的,。女性不須向男人卑躬屈膝,或者委身于男人來實現(xiàn)自己的訴求,。機會均等的社會給了她們上升的空間與條件,,“女權主義”自然也擁有了社會基礎。
雖然,,女性遭遇性騷擾的幾率還是比男性大,。但近幾年來男性遭遇性騷擾的增長速度和規(guī)模已經遠遠超過女性。前一段時間,,國內有關設立女性專用地鐵車廂的提議炒的比較火,。有趣的是,已經設立女性專用車廂的日本卻要設立男性專用車廂,。原因是為了減輕日益嚴重的性騷擾誣告,。女性怕騷擾,男性怕誣告,。
現(xiàn)在正在朝著這樣的一個趨勢發(fā)展,,女性在社會中離“弱者”這個角色越來越遠。例如,,在一些西方國家,,男性所遭受的家庭暴力逐年增高。就拿最近幾年比較流行的“全職太太”來講,,一些女性辭去職務回家相夫教子,,似乎是比較符合正統(tǒng)。熟料,,“全職丈夫”也在社會上引發(fā)“高燒“,。比如,上海就有很多男人辭去工作回家做家務,,看孩子,,女人則充當起了“頂梁柱”的角色。這些行為的背后是社會觀念的轉變,。而這種社會意識是以社會存在為基礎的,,也就是說,生產技術的發(fā)展消除了男女在勞動中體力不均衡的差別,。
可以預見,,未來女性扮演的社會角色將會越來越重要。甚至有人斷言,,社會將會重回母系時代,。一定意義上,女性社會的地位崛起催生了“女權主義”,。有些女性,,尤其是在職場競爭中取得優(yōu)勢的,制造一些“潛規(guī)則”,,讓一些男士“屈膝”,,以達到自己的某些需要。因此,,男性成了性騷擾的受害者,。在男女平等的今天,我們制定了很多措施或法律來保護女性的權利不受侵害,,那么是否也有必要保護一下職場中處于弱勢的男性,? (侯金亮)
(責編:李艷)
![]() ![]() |
- 2009-06-08女性車廂就能避免擁擠和性騷擾嗎,?
- 2009-05-25“性騷擾”又是一個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