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視著名播音員羅京去世了,,大家都在懷念他,。他的事跡感動了很多人,,他的敬業(yè)精神,他的德藝雙馨,,他的工作態(tài)度,,他的平易近人,他的嚴于律己,,都使人敬佩不已,。不過,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他播音26年不出任何差錯,差錯率為零的驚人紀錄,。
人畢竟不是機器,,不會老那么穩(wěn)定,狀態(tài)會有起伏,,精力會呈強弱,。所以,電視臺從實際出發(fā),,在播音規(guī)定中允許播音員有差錯率,,也就是說,播音員偶爾出些差錯在所難免,,也很正常,,當然是越低越好。優(yōu)秀的播音員,差錯率肯定是很低的,,但能把差錯率降到零,,26年不出任何差錯,卻無論如何都是播音界的一個奇跡,。
為了創(chuàng)造這個奇跡,,羅京付出了26年的兢兢業(yè)業(yè),26年的小心謹慎,,26年的一絲不茍,,26年的嘔心瀝血,26年的全力以赴,,才換來了26年的差錯率為零,,這個奇跡實在是來之不易啊,!平心而論,,羅京的確具有播音天賦,形象好,,音質佳,,記憶力強,是難得的播音好苗子,,但電視臺里比他有天賦的播音員并不在少數(shù),,而像他那樣做到26年不出任何差錯,到目前為止還只有羅京一人,。
我們紀念羅京,,緬懷羅京,就要向他學習,,學習他的敬業(yè)精神,,學習他的嚴謹態(tài)度,學習他的精益求精,,還要向他的26年不出差錯,、差錯率為零的紀錄看齊。想想看,,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達到羅京的業(yè)務水平,,像羅京那樣敬業(yè),像羅京那樣奉獻出高質量的勞動,,那整個社會該是個什么樣子,,人間天堂也不過如此吧?譬如說,,一個醫(yī)生26年不出醫(yī)療事故,,一個工人26年不出殘次品,一個法官26年不判錯案,一個司機26年不出交通事故,,一個教師26年不誤課,,一個飛行員26年不出飛行事故,一個郵遞員26年不漏投錯投信函……
這雖然很難,,極不容易做到,,但也并非難于上青天。因為,,除了差錯率為零的羅京,,我們還知道,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模范軍醫(yī)華益慰,,從醫(yī)40載,,主刀手術6000多例,無一失敗,,挽救了數(shù)千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創(chuàng)造了醫(yī)學界的奇跡;空軍英雄試飛員李中華,,飛行23年,,飛過3個機種,20個型號,,空中成功排除重大事故19例,,把寶貴的試飛戰(zhàn)鷹全部安全駕回機場,創(chuàng)造了中國空軍試飛史上的奇跡,;四川模范郵遞員王順友,,在懸崖峭壁荒山老林奔波20年,投遞郵件幾萬件,,無一錯漏,,創(chuàng)造了郵政史上的奇跡……由于種種原因,我們可能一時還達不到他們的工作水平,,創(chuàng)造不了那樣的奇跡,,但一定要有這個志向,有這個愿望,,要立志以他們的零差錯率為標準,,力爭向他們的紀錄努力趨近,。道理很簡單,,世間事無一不是“爭乎其上,得乎其中,;爭乎其中,,得乎其下”。如果我們一開始就把努力的目標定得不高,滿足于差不多就行,,再怎么干恐怕也不會有大名堂,,更不要說創(chuàng)造出羅京他們那樣的奇跡了。
古人說:天道酬勤,。又說:業(yè)精于勤荒于嬉,。的確如此,要創(chuàng)造羅京,、華益慰,、李中華、王順友那樣的工作奇跡,,如果說真有什么成功訣竅,,那只有幾個關鍵詞:勤奮、刻苦,、敬業(yè),、堅韌。(陳魯民)
(責編:劉寶琴)
- 2009-06-09羅京之逝是一次不期而至的民調
- 2009-06-08從觀眾對羅京的肯定看《新聞聯(lián)播》的改革
- 2009-06-09羅京的口碑照見了誰的靈魂
- 2009-06-06羅京病逝,中國表情的悄然離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