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應(yīng)虹霞述評
“天才乒球少女”,、“瓷娃娃”,、“中日友好象征”——曾幾何時,,福原愛的超人氣越洋席卷華夏,,在北京奧運會期間達到巔峰,某種意義上超越了乒乓球運動的范疇,。然而今年以來,,隨著世界排名暴跌,以及在橫濱世錦賽“遭遇慘敗”,,6月3日至7日在蘇州舉行的中國乒乓球公開賽再次止步第二輪,,開始頻頻有報道稱福原愛已然“過氣”,甚至聲稱日本乒壇視其為“腫瘡”等,。此外,,就連她與日本網(wǎng)球王子錦織圭的戀情,也似乎罪不可赦,。這一切變化的速度,,令人驚詫。
所謂“腫瘡”者,,體之惡毒之郁積也,。個別日本媒體的確曾在評論日本乒壇高層對待福原愛的態(tài)度時,用到過這個詞語,,文章的原意是說福原愛的世界排名固然下滑,,但日本乒壇上下還是像對待“腫瘡”一樣小心翼翼,不敢輕易就把她從王牌的位置上拿下來,。這個比喻是有其偏激與不恰當之處的,,當然,這只是個別媒體,。但隨著傳播中的誤讀,,就強化了日本乒壇視福原愛為“腫瘡”這個錯誤概念。
盡管如此,,“腫瘡”事件還是值得思考,,是誰在妖魔化福原愛?為什么就在一年前還全是陽光報道的人氣偶像今天會同這種不堪的比喻聯(lián)系在一起,?
類似“腫瘡”的武斷評價還有種種,。在橫濱世錦賽早早出局和最新世界排名再次下滑后,媒體對福原愛就有了“過氣”和“被搶班”等評價,。誠然,,世錦賽在家門口舉行,結(jié)果卻在第二輪就小河翻船,,而16歲的“超級高中女生”石川佳純卻意外打入八強,,平了福原愛03年在巴黎創(chuàng)造的世錦賽最好成績;同時,今年4月和5月的兩度世界排名都顯示,,24歲的平野早矢香超過了福原愛(排名第31),,成為當前日本女乒世界排名最高者。但以區(qū)區(qū)一段時期的比賽成績和世界排名為依據(jù)就斷言一位運動員“過氣”,、“被搶班”,,未免有失偏頗。
福原愛3歲打球,,6歲就奪得全國小學生冠軍,,10歲就成為職業(yè)球員,對產(chǎn)業(yè)化運作,、渴望偶像的日本體育界和媒體而言,,她無疑是極佳的炒作對象,初生牛犢之勇和甜美的笑容,,于是“瓷娃娃”被高高地供奉起來,,美譽鋪天蓋地,一顰一笑乃至眼淚與偶爾的任性,,都被冠之以“可愛”的字眼,,至于戰(zhàn)術(shù)不佳技術(shù)漏洞等負面話題,在當時統(tǒng)統(tǒng)可以集體“失聲”,。這也正是體育娛樂化的原罪,,不同時期的捧與棒,角度是不同的,,有些可以回避,,有些卻是重點。在05年加盟中國乒超后,,福原愛的超人氣在乒球王國更被無限放大,,“中日友好的象征”這種說法也紛至沓來……
北京奧運后,福原愛在父親安排下對已經(jīng)使用了16年的技術(shù)開始變革,,以尋求職業(yè)生涯突破,,在這個過渡期出戰(zhàn)的世界大賽中,隨著成績下滑,,輿論的風向也變了,。
平心而論,橫濱世乒賽小河翻船實屬正常,,事實上,,福原愛也從不曾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日本乒壇“一姐”,,只是在當時,,人們總有意無意地“忽視”這點。以日本國內(nèi)含金量最高的全日本錦標賽為例,福原愛11歲開始參賽,,13歲打入八強轟動一時,,到今年已是第10次參賽,卻從未攬獲過金牌,。
競技體育,,銳不可擋與一敗涂地只在一線之間,福原愛不是神,,跟同齡人一樣,,她也會長大,要戀愛,,要經(jīng)歷成長過程中的失敗和歷練,。時光荏苒,當年那個可愛的小女孩早已成人,,只是依然對乒球熱愛如初,,依然在苦練技術(shù)尋求突破。福原愛不是神,,但也決非“腫瘡”,,她只是個“日本乒乓球運動員”,無論是當初極盡追捧,,抑或是今日的“看衰”言論,,都不客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