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來,,臺海的熱點新聞,,繼續(xù)緊扣登陸與赴臺兩大主題,。
1日,,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結束了8天的大陸之行,,春風滿面回到臺灣,。這是他當選國民黨主席以來,,第四次訪問大陸,,登陸越頻繁,,他的笑容越燦爛,,聲望也越高。他十分清楚每次登陸于己,、于國民黨,、于臺灣人民的利好。
民進黨登陸,則是另一番情形,。在高雄市長陳菊登陸“開大門”之后,,民進黨籍公職人員登陸熱潮涌起,紛紛表示也要登陸,,還要修改民進黨的大陸政策,。畢竟,意識形態(tài)拗不過經濟基礎,,今年島內縣市長,、縣市議員、鄉(xiāng)鎮(zhèn)市長“三合一”選舉日益臨近,,任職一方如果拿不出像樣成績,,必然遭選民拋棄。
但民進黨中央陷于“經濟基礎”與“意識形態(tài)”夾擊的尷尬之中,。一方面,,為了安撫“臺獨”基本教義派,民進黨中央只好延續(xù)“逢中必反”立場,,最好與大陸不相往來,;另一方面,迫于本黨籍公職人員登陸的強大壓力,,又不敢明令禁止登陸,。于是,民進黨中央先是決定“低度管理”登陸,,要求登陸人員“風險自負”,,與民進黨中央無關,可是沒兩天,,在鐵桿深綠的強壓下,,“低度管理”未獲通過,“大陸政策”仍需留待下一步重新商定,。
對比吳伯雄的招牌式微笑,,蔡英文更多的是苦惱和茫然。想必她時常被這個問題所困擾:登陸還是不登陸,,咋就這般難以想通呢,?
有來有往,人之常情,,兩岸民眾之心愿。2日,,前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赴臺探親謁祖,,他是繼許嘉璐、彭 云之后,又一位前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訪臺,。他年少時毅然離開家人只身奔赴大陸,,數十年晃過,記者問及如何看待當初的決定,,他深情而堅定地說:“若時光倒流,,決定也不變?!?/p>
成思危帶著濃濃的思念赴臺,,而大陸的兩個大規(guī)模經貿團,這周則帶著多多的商機赴臺,。一個是大陸海貿會組織的經貿團,,在臺舉辦了“大陸家電下鄉(xiāng)商機說明會”,下單金額達22億美元,;一個是大陸9家彩電廠商組成的“聯(lián)合艦隊”,,在臺采購面板金額突破40億美元,比原計劃翻了一番,。
全球金融危機肆虐,,兩岸更需攜手抗擊。大陸盡釋利好,,謀利臺灣同胞,,民進黨若想贏得島內主流民意的支持,當與大陸“擱置爭議,,共創(chuàng)雙贏”,,盡快走出“逢中必反”的”臺獨”迷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