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戴家干24日接受人民網(wǎng)訪談時指出,,2009年共有11個省份進行新課改高考。有的省把學業(yè)水平測試作為高考總分的一部分,作為錄取的參考,。今后的高考制度將包括學業(yè)水平測試和綜合評價,以改變“一考定終身”的考錄方式,。(人民日報 4月27日)
對于曾經(jīng)一考定終身的學子們,,在聞聽教育部高考改革時不知道該有什么樣的感受?我所知道的是學生的家長有些坐不住了,。他們希望教育的改革,,卻又對高考的改革的公平性心存疑慮。然而,,我們該用什么樣的心態(tài)看待目前的高考改革,?
可以肯定的是,從一考定終生到綜合考評定終身,,應該是高考教育體制的一種進步,。因為這樣可以最大化地把孩子從“讀死書、死讀書”的困境里解放出來,;同樣也避免了類似“范進”中舉式的悲劇發(fā)生,??荚嚦煽兊拇_可以反映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掌握程度,可是考試成績不是全面反映一個人綜合素質(zhì)的全部,。數(shù)字只是一個干癟的概念,,不能夠全面反映出一個人在其他方面的杰出表現(xiàn)?! ?/font>
其實,,從選拔與社會實用的角度講,真正的人才不僅僅是一個“能讀書”的人,,更多的需要一個“會讀書”的人,,能夠?qū)⑺鶎W到的東西舉一反三,具有創(chuàng)新的意識,。否則,,我們將只會沿襲傳統(tǒng)的東西,得不到該有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考試只能夠發(fā)掘出“能讀書”的人而不能夠挖掘出“會讀書”的人,。
當然,,凡事有利總會隨之帶來弊端,。傳統(tǒng)的的教育考試雖然有種種的問題,可是在公平性上卻基本能夠得到體現(xiàn),,因為考試的分數(shù)是唯一的硬指標,。可是綜合考評卻夾帶有很多人為的操作空間,,比如:如何公平地認定孩子在日常生活上的行為表現(xiàn),?孩子的德育分數(shù)該有一個什么樣的考核標準?諸如此類,,一旦有個人的偏見或者不公,,就會出現(xiàn)不該有的差距。這就無形中為很多人提供了可以操作的空間,。
于是高考改革成敗的關(guān)鍵就落在如何確保教育考評的公平性上,,這也是天下家長所共同所關(guān)注的焦點。從社會的進步角度上看,,高考制度的改革已經(jīng)勢在必行,。可是另一邊是我們還沒有研制出一套合理,、有效的改革方案以及可以確保公平且具體的考評辦法,。
也難怪這樣的新聞一出來,跟貼,、留言者成千上萬,。他們無不對高考制度改革議論紛紛,,因為,高考改革不僅僅是教育部的事情,,也涉及到千萬考生的切身利益,。可以預見的是,,很多考生命運會因為高考制度的改革歷經(jīng)改變,。無論怎樣,高考改革的重點與要點應該是如何確??荚u的公平性,。否則,這樣的改革就開了歷史的倒車,。(胡建剛)
(責編:劉寶琴)
- 2009-03-09誰在以“改革”的名義折騰教育,?
- 2009-03-21打破戶籍改革的循環(huán)論證
- 2009-04-0930年后高等教育改革從放權(quán)再出發(fā)
- 2009-03-21“異地高考”需漸進式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