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0余名吉林來京求醫(yī)的學生仍在解放軍307醫(yī)院進行毒性檢測,有個別學生因心肌炎等癥狀暫時留院觀察,。目前,,院方已將此事上報衛(wèi)生部。據悉,,吉林省通榆縣向海學校200多名學生因接觸農藥中毒,,日前集體前往北京和長春求醫(yī),,其中,赴京者208人,,赴長春求醫(yī)者38人,。(《新京報》4月19日消息)
如何化解危機?首先是要想盡一切辦法,,盡快恢復孩子們的身心健康,,這是當務之急。我們必須像當年為了61個階級兄弟那樣,,動用全社會之力量,,集合全社會之智慧,來挽救這200多幼小的花朵,。
學生參與集體勞動,,不得不提到我們這一代,甚至更早的鄉(xiāng)下孩子,。從學前班時開始參與集體勞動,,無論是勤工儉學式的挖草藥、打槐籽,、撿麥穗,,還是純義務勞動的鏟雪、給老師打過冬的柴禾等等,,一年四季,,少有間斷。沒有嚴密的組織,,缺乏基本的勞動技能,,摔傷、刮傷都是很普遍的事情,。我本人的一個大拇指,,也因為在鏟雪中,被后面的同學給了一鍬,,以至于到了現在,,指甲長出來都是畸形的。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快樂地成長起來了,。也就是說,對于孩子們從小參與集體勞動,,我們無需有什么太過于敏感的反應,。
我說這話多少有些不合時宜,而且很有可能被扣上不是自己孩子不心疼的帽子。事實恰恰相反,,為人父母,,我當然更理解現在的父母和孩子。生活條件改善,,我們當然有理由給孩子更舒適的生活,。一家一個孩子,我們更須對他們倍加呵護與珍惜,。但毫無疑問,,多參加集體性勞動,一是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勞動能力,二是培養(yǎng)孩子的集體合作意識,,這對每一個孩子來說,,都很有必要。我們國家的孩子,,考試在國際上常常拿第一,,但在動手能力上,卻輸人很多,。
組織孩子參加集體勞動,,作為學校以及相關部門,出發(fā)點本身沒錯,。但是面對時過境遷的生活現實,,嚴密的組織程序和制度,卻似乎更值得我們去關注,。以此次中毒事件為例,。孩子們參加勞動可以,使用有毒農藥是否合適,?孩子們使用農藥,,有效的防護措施有沒有?技術指導有沒有到位,?其實這些都沒有懸念,,答案很明顯,我們的組織方在這方面實在讓人不敢恭維,。
然而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更讓我們心痛和無法忍受的是,緣于制度性的政績觀,,一些地方官員生怕出問題,、丟官帽。出了問題不是第一時間想辦法善后,,而是千方百計地遮掩,、捂蓋子,,以至于耽誤了最好的時機。4月8日,,孩子們就普遍反映出現中毒現象,,當地政府介入調查后,卻煞有介事地對外宣稱:“沒有中毒,,不會有影響,。”
事情不鬧大,,就引不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就很難得到妥善公正的對待與處理??杀囊舱窃谶@里,,所有的事情都必須要在付出慘重的代價之后,我們才能明白過來,。但一時的明白并不意味著徹底的清醒,,并不能讓大大小小的地方官員們做到舉一反三。在我們雙手合十,,為這些無辜的孩子們祈禱,,期待他們能早日康復的同時,我們更希望能看到制度本身的完善與救贖,。而不是像讓人心碎的礦難那樣,,整改歸整改,出事歸出事,,時不時地給我們難忘的刺痛,,時不時給我們的傷口上,無情地撒上一把鹽,。(劉長鋒)
(責編:劉寶琴)
- 2009-04-16把“壞孩子”教好本來就是教育的責任
- 2009-04-14孩子,踮起腳尖夠一夠
- 2009-04-10孩子沉迷網游不是“摩爾莊園”的錯
- 2009-04-08“黑戶”孩子何以成了利益博弈的犧牲品
- 2009-04-03請給孩子享受母愛的權利
- 2009-04-16別讓孩子的情感“荒漠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