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福建龍海市東園鎮(zhèn)鳳鳴小學校長的岳母出殯時,,學校老師讓學生們提前放學,,然后老師集體參加校長岳母的葬禮,,并且組織了10名左右的高年級學生前去抬花圈。對此,,校長解釋稱,學校老師或村干部的家屬去世時,,學生抬花圈已成為慣例,。(4月15日海峽導報)
教師旅游,學生放假,;學生訂資料,,教師拿回扣;校長家死人,,學生抬花圈,;村長家辦喜事,教室里擺宴席——諸如此類發(fā)生在學校的慣例,無不讓人驚愕,。
學校本應該是一片凈土,,“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教師不僅是學生學習上的導師,,更是行為品德的示范者,,引導學生明辨美丑善惡,受到良好的行為品德教育,,是教育者的天職?,F(xiàn)在,育人者自己在觀念上首先出了偏差,,己不正豈能正人,,教育的“水源”已經(jīng)受到污染,還敢奢望這樣的教育能培養(yǎng)出具有健康人格和公平正義感的學生,?
其實,,在社會中,有多少不受約束的權力,,就有多少不可思議的慣例,。村官和教師家屬去世,讓學生抬花圈,,其本質(zhì)仍然是“權力魔杖”在發(fā)號施令,,因為“靠山吃山”,“我的地盤我作主”,,而村官和教師的權限只有這么大,。感謝那位校長道出了實情,捅破了這一潛規(guī)則,,它從一個側面真實地反映出教育者的麻木和失責,,對權力的卑躬屈膝甚至同流合污!
令人慶幸的是,,世間萬物從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生相克的,對“學生抬花圈”這類慣例和始作俑者也就并非無計可施,?!皩W生抬花圈”是學校的慣例,而在社會中還應該存在著另一種慣例,,那就是:濫用權力必然會受到查處,。既然那位校長認為抬花圈是慣例,,不妨讓其再順勢“享受”一下另一種慣例:由當?shù)丶o檢監(jiān)察部門和教育主管部門,按照管理權限,,依照黨紀政紀,,對涉事校長來一次嚴肅的查處,該免職免職,,該處分處分,。通過對校長的查處,可以正本清源,,使其它參與者和旁觀者受到教育和觸動,,否則,類似的慣例還會以其它形式在校園和社會“行走”,。(葉傳龍)
(責編:劉寶琴)
- 2009-03-04中小學校長到點退休勿需爭議
- 2009-04-08靠教師“縣管校用”難改教育不公
- 2009-03-31城鄉(xiāng)教師編制差別就是教育不公
- 2009-04-12大學生抄襲就該“連坐”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