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人,,上至國家元首,,下至販夫走卒,,都在為“買賣”二字操心。G20倫敦峰會,,無論是改革國際貨幣體系,、改革IMF、敦促美元資產安全,,還是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目的都是為了各國之間更好地做買賣。
各行各業(yè)的人都離不開買賣,。政治家推銷自己的政治主張,,包裝好了賣給民眾,如果他的政治主張在民眾中沒有市場,,賣不出去,就面臨下臺的危機,,一樣也要失業(yè),。當然,用槍桿子維持的軍政權另當別論,。
信手拈來幾條新聞,,說的也是買賣。畢業(yè)于北京服裝學院的女大學生陳瀟,,在網上發(fā)帖出賣自己剩余人生,,8分鐘8元,1小時20元,,1天100元(中國青年報3月30日)……古人說,,學得文武藝,售與帝王家?,F(xiàn)在的大學生,,要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就要把自己學到的本領“賣”出去,。20多歲畢業(yè)的大學生,,幾乎一直是花家長的錢、花國家的錢,、花自己的時間“買”知識,,對于如何“賣”出去一竅不通,更不用說一出手就“賣”個好價錢,。我如果有多余的錢,,愿意“買”陳瀟的剩余時間,請她當個助手,,因為她開的價格合理,,一個月2000多元,,應當是“物”有所值。
新華社3月29日報道,,浙江省林業(yè)廳27日起組織省內20多位縣市長,、50多家竹制品企業(yè)的負責人北上哈爾濱,到東北吆喝推介筍竹產品,。據悉,,2008年浙江省竹業(yè)總產值達250億元,占全國總產值的四分之一,。近些年,,有關縣市長推銷本地商品的新聞非常多。保民生,、保就業(yè),、保穩(wěn)定,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要“賣”,,把生產的商品賣出去,,別砸在自己手里。
大家都在“賣”,。演藝圈里,,趙本山、馮小剛是比較會“賣”的藝人,、導演,。3月28日,馮小剛在獲獎時,,回答網友關于有沒有準備開拓海外市場的問題:“比如說獻血這件事兒肯定是件好事兒,,救死扶傷,但是如果血型不對,,輸進去的血也會產生排異的現(xiàn)象,。比如我的血型就很適合給中國人輸血,我好好地伺候中國的觀眾,,為中國的本土觀眾服務,。血獻對了就能起到好的作用。世界觀眾呢,,我的血型不太對,,我的血輸出去了,饒著傷了我的身子骨,,還傷害了世界觀眾,,所以我暫時不會獻血?!比速F有自知之明,。買賣人更要有自知之明,。馮導的聰明,在于不僅知道自己能賣什么,,知道怎么賣,,還知道往哪里賣。全世界的藝人,、導演都知道中國人口眾多,,觀眾又不太挑剔,能賣出好價錢,。往國外賣,,不如在國內賣既舒坦又賺錢。
中國的外向型企業(yè)一邊抱怨出口賺得太少,,一邊又不愿意按出口的價格,、質量把商品賣給國內消費者。這種企業(yè)家人格分裂的行為,,與出口政策導向有直接關系,。只會生產,不會買賣,,還嫌自己賺錢少,很是可笑,。只會生產是勞動者,,會做買賣才是勞心者,孔子在兩千多年前講過: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今日世界,地球人都在做買賣,,中國最缺的是真正的買賣人,。壟斷行業(yè)、壟斷企業(yè)培養(yǎng)不出好的買賣人,,頂多出一堆貴買賤賣的大草包,。(蘇文洋)
(責編:李艷)
- 2009-03-28民企為何紛紛退出壟斷性產業(y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