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利潤不到50%是一個可怕理由
11月18日,,信產部副部長奚國華指出,手機資費目前全面實行單向收費不太可行,。他認為,,用戶雙改單的愿望可以理解,因為可以少付一半的費用,,但簡單地一刀切之后行業(yè)將很難支撐,,因為連最大的運營商中國移動現(xiàn)在的利潤也達不到50%。如果現(xiàn)在全部改成單向并且提高資費水平,,將會損害另外一部分用戶的利益,。
手機雙改單討論了一年又一年,早已經形成輿論疲勞,。盡管如此,,“連最大的運營商中國移動現(xiàn)在的利潤也達不到50%”這樣的理由還是令人大吃一驚。按照信產部的觀點,,中國電信運營商的利潤率要達到什么程度才算雙改單的條件真正成熟了呢,?如果有標準,那么,,這個標準具體是多少,?
北京郵電大學的著名電信專家闞凱力教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全世界沒有一個電信運營商的利潤率能超過10%,尤其比如像美國最大的移動運營商,,它的利潤率才1%,。中國移動的利潤率一下就20%多,這只能歸咎于一條,,確實是我們國家的移動運營商在仗著政府授予的寡頭壟斷地位嚴重盤剝廣大消費者,。”
在美國電信市場,,電信運營商的利潤率通常都在1%左右,。我國電信運營商目前的利潤率已經超出美國電信運營商20多倍,,有關部門竟然給出了“連最大的運營商中國移動現(xiàn)在的利潤也達不到50%”的理由,實在是匪夷所思,。
奚國華副部長的另一個理由,,“如果現(xiàn)在全部改成單向并且提高資費水平,將會損害另外一部分用戶的利益”,,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誰都知道,公眾期待中的雙改單乃是建立在資費降低基礎之上的,,如果這個前提變成了提高資費標準,,即使雙改單還有什么意義呢?如果雙改單是以降低資費為結果的,,那么,,它顯然也不會“損害另外一部分用戶的利益”。對于這種前后矛盾的話,,筆者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解讀,。
在有關部門不積極作為的情況下,指望電信運營商自動降低資費標準讓利于消費者,,很大程度上是徒勞的,,因為我們的市場是一個競爭不充分的市場。標準經濟學理論早就指出,,在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所有供應商的平均利潤為零。只要有人保持盈利,,就會有競爭者繼續(xù)進入這個市場與之展開競爭,,進一步降低行業(yè)平均利潤率,直到利潤降為零為止,。但是,,我們的電信運營商既然能夠保持超過20%的利潤,就從反面證明我們的市場是缺乏競爭的,。消費者又怎么能夠指望通過市場競爭降低資費標準呢,?
手機單向收費是當今世界的主流。信產部電信研究院電信經濟專家委員會秘書長楊培芳在今年4月份公開表示,,歐洲國家的移動電話都采用單向收費,進入21世紀以后,,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移動通信公司也逐漸通過包月制停止了原雙向收費的辦法,。
實際上,美國即使在實行雙向收費的時期,,其手機資費標準也是非常低廉的,。比如,,美國有一個每月29.99美元的套餐,通話時長達到300分鐘,,而29.99美元也不過是美國最低工資7美元(以小時計)的四倍多點,。目前,上海的最低工資標準全國最高,,為每小時7.5元,,四倍多也才30元錢左右,如此之低的收費標準我們的電信運營商顯然是不可能接受的,。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全境都沒有手機漫游費。怪不得美國電信運營商的利潤率只有1%呢,!
市場經濟是尊重消費者主權的經濟,。作為消費者,“誰主張,、誰付費”乃是天經地義的,,而在雙向收費模式下,消費者不得不為騷擾電話,、濫發(fā)廣告,、垃圾短信等支付費用,并且,,資費收取不合理,、不透明。即使是有套餐,,我們目前的套餐也陷阱重重,。國家發(fā)改委不久前公布的查處價格違法案件情況顯示,2006年全國查處通信價格違法案件同比上升65.59%,,成為新增價格違法案件最多的領域,。
面對電信收費領域存在的種種問題,有關部門不僅不快刀斬亂麻,,維護消費者權益,,反而給出“連最大的運營商中國移動現(xiàn)在的利潤也達不到50%”的理由,繼續(xù)維持雙向收費的現(xiàn)狀,。那么,,公眾又能指望誰來力主雙改單的執(zhí)行,切實維護廣大消費者的權益呢,?雙向收費改單向收費的討論又將延續(xù)多少年呢,?(魏也)
(責編:李艷)
![]() ![]() |
- 相關新聞
|
①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為福建日報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屬福建日報網(wǎng)所有,任何未經本網(wǎng)協(xié)議授權的非新聞性質網(wǎng)站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被本網(wǎng)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保留依法追究責任的權利,。
②本網(wǎng)未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wǎng)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wǎng)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福建日報網(wǎng)”,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
③ 如本網(wǎng)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福建日報網(wǎng)聯(lián)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