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引入更多產品和服務,,助力形成多元化競爭格局—— 擴大開放為資本市場增添競爭力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周 琳 無論從行業(yè)集中度還是合資公司發(fā)展的歷史經驗看,大幅度放寬外資進入證券行業(yè)的比例限制,,不會給資本市場帶來巨大沖擊。相反,,擴大開放還有利于增強我國資本市場對外資金融機構的吸引力,,有利于提升國內金融市場國際化程度??傊?,我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日前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宣布多項金融開放舉措,其中3條涉及資本市場領域:將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等機構的外資持股比例的上限放寬到51%,3年以后不再設限,;不再要求合資證券公司境內股東至少有一家是證券公司,;為進一步完善內地和香港兩地股市互聯互通的機制,從今年5月1日起把互聯互通每日的額度擴大4倍,。其中,,不再對合資證券公司的業(yè)務范圍單獨設限,,內外資一致,,將在今年年底前落實。 當前資本市場開放情況如何,?進一步擴大開放對國內金融業(yè)影響怎樣,?在擴大開放的同時,如何防控風險,?對此,,經濟日報記者采訪了相關業(yè)內專家。 開放取得優(yōu)異成績 我國資本市場擴大對外開放始于上世紀90年代,。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我國就證券服務市場開放作出承諾,外國證券機構可直接(不通過我國中介機構)從事B股交易,。加入WTO后,,中國證監(jiān)會發(fā)布《外資參股證券公司設立規(guī)則》,,將外資參股證券公司持股比例上限設為三分之一。2012年,,證監(jiān)會修訂規(guī)則,,將外資參股證券公司持股比例上限放寬至49%,。此外,,我國還適時啟動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等一系列對外開放的制度安排,。 證監(jiān)會研究中心和北京證券期貨研究院共同發(fā)布的《我國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戰(zhàn)略》報告顯示,過去數十年,,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取得多方面成績:穩(wěn)健漸進,有效防控了風險,,未出現對資本跨境流動和外匯穩(wěn)定產生不利影響的風險事件;企業(yè)通過境外上市融資等途徑支持了國內經濟發(fā)展,;資本市場對外開放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相輔相成,相互促進,;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促使國內市場主體采納國際最佳實踐經驗,促使國內機構與市場監(jiān)管在競爭中學習提高與國際接軌,。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金融開放是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成功經驗之一,,包含3個層面:一是金融機構的開放;二是人民幣的開放,,即人民幣可自由交易的變革,;三是整個金融市場,,特別是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中國金融體系開放始于金融機構,,隨著開放深入,,中國金融體系的風險、結構、業(yè)態(tài)都會發(fā)生重大變化,。從這個意義上看,,中國有必要進一步擴大開放,,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敝袊嗣翊髮W副校長吳曉求說,。 “上世紀90年代,,我國開始發(fā)展資本市場,如今中國股市的總市值和上市公司數量已在全球市場名列前茅,,為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作出巨大貢獻。資本市場開放的腳步不能停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說,。 “鯰魚效應”逐漸顯現 事實上,外資投資證券公司“由參轉控”等涉及資本市場開放的部分內容并不陌生,。證監(jiān)會3月份發(fā)布的《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已經提到相關內容,。 民生證券分析師周曉萍表示,外資投資限制放寬,,即“由參轉控”,,合資券商業(yè)務范圍逐步放寬等,,可能帶來3方面影響:一是境外大型券商在投行和機構服務業(yè)務方面具有經驗優(yōu)勢,,外資機構作為控股股東、第一大股東的證券公司將會發(fā)揮相關業(yè)務優(yōu)勢,;二是有利于完善外資股東準入條件,,吸引更多國際優(yōu)質資本進入證券業(yè);三是從股權合作來看,外資可能青睞實力較強的大中型券商進行優(yōu)勢聯合,,倒逼中小券商在競爭加劇情況下走“精品店”路線,。 目前,合資的基金,、券商等證券機構在國內同類公司中數量并不占優(yōu),。Wind資訊顯示,目前外資參股的證券公司有中銀國際,、光大證券,、高盛高華等11家,這11家券商的外資持股比例均在24.99%至49%之間,。這些合資券商中的部分公司已成立合資的期貨公司,,例如,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旗下為華鑫期貨,,第一創(chuàng)業(yè)摩根大通證券旗下為摩根大通期貨,,財富里昂證券旗下為德盛期貨;在公募基金行業(yè),,目前合資公募基金公司已達41家,,合計管理規(guī)模達4.6萬億元,遠低于非合資公募基金公司的資管規(guī)模,。 “無論從行業(yè)集中度還是合資公司發(fā)展的歷史經驗看,,大幅度放寬外資進入證券行業(yè)的比例限制,不會給資本市場帶來巨大沖擊,,而外資機構的‘鯰魚效應’將倒逼國內機構提升實力,。”星石投資首席策略分析師劉可認為,,擴大開放有利于增強我國資本市場對外資金融機構的吸引力,。同時,引入外資能助力國內資本市場形成多元化競爭格局,,有利于引入更多成熟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經驗,,提升國內金融市場國際化程度。 針對互聯互通額度擴大相關問題,,華泰柏瑞指數投資部總監(jiān)柳軍表示,,互聯互通每日額度擴大有助于境外投資者進一步參與A股市場,6月1日A股將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短期預計會有一定額度的境外資金流入,。 光大證券策略分析師陳治中認為,互聯互通額度擴容,,一方面為A股加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以后資金擴容提供了寬裕的“跑道”,,另一方面將更好地支持內地資金更深度參與港股市場,,市場互聯互通的前景將更為廣闊,也為資本市場發(fā)展貢獻“新引擎”,。 放開并不意味放任 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是不斷發(fā)展的,、動態(tài)的、雙向的過程,。但同時,,“在資本市場開放過程中,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現金融風險,,但又不能在停止中靜態(tài)地控制風險,。要通過監(jiān)管消除風險、控制風險,,同時提高金融的供給效率,。從這個意義上看,在對外開放過程中管控好金融風險十分必要,?!眳菚郧笳f。 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胡曉煉表示,,在開放型經濟建設過程中,,要把握好金融監(jiān)管的尺度,,監(jiān)管部門既要出臺監(jiān)管規(guī)定,、扎牢防風險的制度籬笆,又要采取強有力的措施來化解風險,,不讓“黑天鵝”飛起來,,也不讓“灰犀牛”沖出來,。 劉可認為,,對外資的“放開”并不意味著“放任”,不論是中資或是外資證券類機構,,監(jiān)管層仍將一視同仁,、審慎監(jiān)管。同時,,只有在穩(wěn)定的條件下提升中國資本市場的競爭力,,才是我國資本市場有序開放的題中之義。 |
相關閱讀:
- [ 04-17]重磅,!一季度數據出爐,,中國經濟開局穩(wěn)中有進
- [ 04-17]【他說中國】中國“夏威夷”或成吸引全球資本中心
- [ 04-17]【他說中國】中國“夏威夷”或成吸引全球資本中心
- [ 04-17]中國經濟首季實現良好開局 11個指標告訴你好在哪
- [ 04-14]福建今年擬引入社會資本建50所普惠園 福州建7所
- [ 04-02]英媒:中國將放松資本管制 外企可向境內客戶籌錢
- [ 03-27]國資劃轉社保基金首批試點將落地 相關配套辦法正制定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