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報關注習近平談人權 稱其弦外之音十分厚重
zs-bk.com?2012-02-22 15:49?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 2月14日,,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華盛頓白宮會見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法國《歐洲時報》20日刊文說,,中國副主席習近平,,訪美之旅舉世矚目。14日,,習近平接招美國詬病中國人權問題,,稱“人權問題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其弦外之音,,堪稱具四兩撥千斤的力量,。 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副主席習近平,訪美之旅舉世矚目,。他自首日會老朋友基辛格始即妙語連珠,,繼之以晤拜登、希拉里,、奧巴馬,,見工商界,就中美關系,,不斷發(fā)表精辟見解,。諸如勸美國“不要因大選因素給中美關系留下后遺癥”的表述,可謂可圈可點,,弦外之音十分厚重,。14日,習近平接招美國詬病中國人權問題,,稱“人權問題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再次成為媒體津津樂道的頭條標題。 眾所周知,,人權觀念是美中之間分歧最大的問題之一,。兩國高層就此曾多有交鋒。但習近平一句“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可謂是近年最為簡潔,、精彩的總結之一。其弦外之音,,堪稱具四兩撥千斤的力量,。佐以“增進了解,縮小分歧,,相互借鑒,,共同進步”的“十六字令”,習近平“一言以蔽之”的弦外之音逐漸清晰,。 首先,,人權話語權一直為西方壟斷,,故自詡為老牌人權國家的政客,自然而然地將自己放在人權山頭的制高點,,討論起來,,“一覽眾山小”,無平等可言,,基本是一種肯定自己,,指責對方的態(tài)度。而習近平一句“沒有最好”,,立即將這些國家拉下人權神壇,點出其與其他國家一樣,,仍有需要繼續(xù)努力的地方,。 第二,西方國家歷來將世界以“民主國家”與“非民主國家”來劃分,,并由此引申出人權在這兩種國家的“質”的區(qū)別,,其潛臺詞是:多黨制才有人權,一人一票才有人權,,反之則不可能有人權,。但習近平的話,點出不同社會制度下的不同人權狀況并不存在“質的差別”,,而只有量的不同,。 也就是說,世界上不存在一點人權都沒有的制度,,也不存在做到完美的制度,。你可能這方面比我多,我可能那方面比你多,。不好的要爭取較好,,較好的要爭取更好。人權事業(yè)是一個向著“最好”努力,,而又永遠無法達到最好的漸變過程,。如果全世界都承認人權事業(yè)永無止境,恐怕即使自詡“第一”的美國,,似乎也不敢說“自己已經(jīng)好到了底而再無增量努力的空間”,。習近平的話,妙在既未為自己辯護,,也未指責他人,,而是說出一條任何人都無法反駁的樸素真理。 縱觀人類走向文明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爭取人之權利“更好”的人權進步史,。以華夏文明與西方文明各自走過的路,,都可以找到對這一觀點的支撐。西方與中國一樣,,也經(jīng)歷了人權的黑暗時期,,美國也有過如同中國奴隸制般的黑奴制;歐洲也有如同中國封建社會般殘忍的中世紀,。西方通過啟蒙運動,,工業(yè)革命,最終以民主共和制度取代政教合一與封建王權,,達到人權進步,;而中國也在結束封建統(tǒng)治之后,結合自己文化特質,,經(jīng)過百年摸索,,以一個屹立于世界的“中國模式”,取得人權領域長足進步,。 如果看看21世紀前10年,,東西方在人權領域平等對話、取長補短的空間十分廣闊,。歐洲的危機就說明,,僅有罷工示威權利,并不能解決貧困加劇,,最低工資縮水,、經(jīng)濟增長乏力等等涉及“面包”的人權問題;而中國在取得巨大經(jīng)濟成就之后所出現(xiàn)的社會矛盾也說明,,只有“面包”也不行,,還必須不斷探索體制改革,借鑒他國有益經(jīng)驗,,才可能做得“更好”,。 習近平這句話,還有最為重要的一個弦外之音,,就是所謂人權的“普世價值”,,是存在于不斷改善人權的善良人類的心中,而非由西方意識形態(tài)界定,。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激勵世人在人權領域不懈努力,,追求進步,;勸告世人相互借鑒而非相互指責;取長補短而非妄自尊大,。世界各個民族,、各個文化,,平等相待,在尋找適合自身發(fā)展模式的同時,,向著“更好”的方向上下求索,、不懈進取,將是未來全球范圍內,,人權事業(yè)發(fā)展進步的必由之路,。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2-22]習近平在全國組織部長會議上的講話
- [ 02-22]習近平同土耳其總統(tǒng)居爾會談 會見議長 總理
- [ 02-22]習近平:望土耳其繼續(xù)阻止東突反華分裂活動
- [ 02-21]習近平訪美世界矚目 中美深化合作路在腳下
- [ 02-21]習近平訪美世界矚目 中美深化合作路在腳下
- [ 02-21]習近平:中國將繼續(xù)以自己的方式支持解決歐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