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變”是我黨90年歷史上極為悲壯的一頁——70年前,,新四軍軍部及所屬部隊9000余人在皖南茂林地區(qū)遭國民黨部隊包圍襲擊,除2000余人突圍外,,大部分被俘,、失散或壯烈犧牲。葉挺軍長在與國民黨軍談判時被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國平犧牲,,副軍長項英、副參謀長周子昆突圍后不幸被叛徒殺害……
70年過去了,,“皖南事變”的硝煙雖然早已散盡,,記述和研究“皖南事變”的文獻和著作也已很多很多,但是至今仍有一些值得關(guān)注和思考的問題,,其中如何正確認識和評價新四軍被俘將士(個別叛變者除外)的歷史功績和歷史地位的問題,,尤為值得思考。因為“皖南事變”給幸存的被俘人員造成的創(chuàng)傷在很長一個時期里未能撫平,,甚至使他們有人生災(zāi)難如影相隨之感,。這種狀況一直延續(xù)到20世紀80年代初。
幸存的新四軍被俘將士回到革命隊伍后,,有相當一些同志長期遭到懷疑而不被重用,。例如,新四軍干部秦烽,,被俘后化名秦夫烽,,在獄中參加了秘密黨支部,。在赤石大屠殺75人中,他之所以成為唯一的生還者,,是因為特務(wù)憲兵的子彈未擊中其要害,,他蘇醒后才逃脫了死亡魔窟,歷盡千辛萬苦,,回到武夷山打游擊,,后又遭劫難,分散突圍后回到上海,。1947年重新參加革命工作,,解放后被安排在上海一家工廠。但是,,由于他歷史上的被俘經(jīng)歷,,使他在每次政治運動都遭到懷疑?!捌渌硕妓懒?,為什么你還活著?”這樣的質(zhì)問使他極為痛苦,。特別是“文革”時期,,極左思潮的泛濫,,被俘被視為人生的“污點”,,被俘者甚至不分青紅皂白地被一概誣為“叛徒”而招致殘酷迫害。還有不少幸存的被俘新四軍干部在集中營中不屈的抗爭行為,,在“文革”中竟然成為罪狀而被罷官,、批斗……“皖南事變”的陰霾長期籠罩在那些被俘的新四軍老戰(zhàn)士心頭,直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恢復(fù)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之后才得以改變,,特別是對因“皖南事變”遭受不公正對待的老同志平反昭雪,,才使他們真正從噩夢陰影中走了出來。
從人類歷史來看,,“戰(zhàn)俘”是戰(zhàn)爭的產(chǎn)物,。在奴隸社會,雙方多是把俘虜作為奴役的工具分給有功的“將領(lǐng)”,,剝奪其作人的一切權(quán)利,。歷史發(fā)展到近代文明社會以來,對待“戰(zhàn)俘”的觀念和做法也在改變,,“戰(zhàn)俘”作為人,,其權(quán)利和尊嚴逐步得到了尊重。從某種意義上說,,戰(zhàn)俘觀的變化也體現(xiàn)和反映著人類社會的文明和進步程度,。我黨領(lǐng)導的軍隊在民主革命時期,,對“俘虜”問題就制定了一些合理的政策,如“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中就有“不虐待俘虜”,,不搜腰包,發(fā)放路費,,遣散回家等措施,。這些俘虜政策,收到了極好的效果,。到國共雙方?jīng)Q戰(zhàn)的1947年前后,,許多國民黨兵被捉后幾乎立刻掉轉(zhuǎn)槍口,成為解放軍的一員,。但是,,我軍歷史上也有過對被俘人員的“左”的觀點和“左”的做法。幸存下來的那些新四軍被俘將士在“文革”中遭受不公正的歷史對待就是突出的例子,。這也警示我們:應(yīng)實事求是地對待我軍歷史上,、共和國歷史上的那些被俘人員,拋棄過去那種把被俘者(叛變者除外)一概誣為“叛徒”的極左觀念,,樹立正確的戰(zhàn)俘觀,。特別是對那些忠于黨和革命事業(yè)的被俘人員,應(yīng)給予公平,、公正的歷史評價,,他們的革命氣節(jié)和為中國革命所作的功績不應(yīng)被埋沒,更不能抹殺,。(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