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訪條例實施5年來,,信訪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各地信訪工作部門在暢通信訪渠道,規(guī)范信訪秩序,,維護群眾權益等方面做出了重要努力,,并取得了明顯成績。
依法治國是黨和國家一項基本治國方略,,而信訪制度作為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參與和權利救濟制度,,其法制化是依法治國的應有之義。
信訪在我國可謂源遠流長,,自古就有這方面的文化傳統(tǒng),。在古代社會,人們有了冤情之后,,便通過“攔轎喊冤”,、“鳴鼓喊冤”等方式向上反映,以期沉冤得以昭雪,。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信訪工作得到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信訪工作成為各級政府保持與人民群眾密切聯(lián)系的重要渠道,,并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對信訪制度作出規(guī)定,。信訪走向法制化,,既是對文化傳統(tǒng)的尊重,也是信訪走向規(guī)范發(fā)展的制度需要,。
當前,,我國已進入改革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矛盾的凸顯期,,一部分社會矛盾會通過信訪渠道反映出來,。《信訪條例》在實施的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信訪工作法制化建設的任務依然繁重,。
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指出:“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完善信訪制度”;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又進一步提出“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期信訪工作的意見》也明確提出了建立信訪工作“新格局,、新秩序、新機制”和推進信訪工作“制度化,、規(guī)范化,、法制化”的目標要求,這些都為新時期信訪工作法制化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同時也對深入貫徹實施《信訪條例》,,繼續(xù)加快推進新時期信訪工作法制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加快推進信訪工作法制化進程,,必須繼續(xù)把深入實施《信訪條例》與貫徹落實中央文件精神緊密結合起來,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不斷研究新情況、探索新規(guī)律,;以《信訪條例》實施五周年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著力完善信訪工作法律法規(guī),,建立信訪工作科學程序,;注意總結提高,把成功的經驗和做法固定下來,、推廣出去,,進一步完善于法周嚴、于事簡便,、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總體要求相適應的信訪法規(guī)制度體系,;努力建立暢通、有序,、務實,、高效的信訪工作新秩序,大力推進“事要解決”,,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有力地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
- 2010-05-05胡錦濤給農大師生回信引起強烈反響
- 2010-05-05文化系統(tǒng)體制改革時間表確定
- 2010-05-05加快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須“兩手”并用
- 2010-05-05我國首部警察紀律條令將施行
- 2010-05-04歷史上的5月4日:“五四”運動爆發(f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