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年以前,,文成公主沿著唐蕃古道進藏,,在途經(jīng)的玉樹縣,至今聳立著一座文成公主廟,。這條古老道路和這座古老廟宇,,在見證歷史滄桑的同時,也見證著血脈相連的民族親情,。
地震突如其來,美麗的鄉(xiāng)村城市在瞬間成為廢墟,。面對天災,,各族群眾患難與共,守望相助,,在碎石瓦礫中,,在殘垣斷壁間,在擔架手術臺旁,,在搶通的公路側,,再一次以愛心、以力量,、以堅強,,共同譜寫了一曲民族團結的感人樂章。
緊急關頭舍生忘死
玉樹州紅旗小學共有1900名學生和110名老師,,包括藏族,、漢族、回族等多個民族,,其中90%以上是藏族,。14日地震發(fā)生時,紅旗小學的師生正在操場上早讀,。大地在劇烈震顫,,操場上的孩子們驚慌失措地向操場邊跑去,有的還抽泣起來,。老師李軍紅和尕松求珍疾步向孩子們跑去,,她們伸出雙手,,把孩子們攬在一起,不停地安慰著孩子們:“別怕,,別怕……”
老師們陸續(xù)趕到了學校,,并將孩子們順利轉移到了校園附近的空曠地帶。他們一個個與孩子們的家長聯(lián)系,,一時聯(lián)系不上的,,老師就一直將孩子帶在身邊。當時,,許多老師都沒來得及問問自己家人的安危,。在大地震中,紅旗小學沒有一名師生在學校傷亡,。
千百年來,,在玉樹這片美麗的高原土地上,各個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早已水乳交融,,不分你我。面對突然的災難,,在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各族人民挺身而出,生死相依,,迅速展開自救,、互救。
14日清晨,,玉樹州婦幼保健院,,漢族護士蔡鳳菊和藏族大夫普措文毛前一天晚上一直在醫(yī)院值班。突然,,樓房搖動起來,,地震了。在走廊一頭,,正在病房的蔡鳳菊馬上組織6名病人從窗戶爬了出來,。在走廊另一頭,為組織4個病房的15名人員逃離病房,,普措文毛沒有跑向僅隔幾米的大門,,而是逆向去組織病人逃生,當他和其中的一名陪護人員即將走出大門時,,樓塌了,,那名陪護當場遇難,普措文毛也被壓在磚石下,。
危險顯而易見,,但蔡鳳菊想都沒想就跑過來了,,她將普措文毛挪出來,背在身上,,一步一步向安全的地方挪去,。不一會兒,醫(yī)院領導和同事們陸續(xù)趕到了醫(yī)院,。在安排好普措文毛后,,大家在上午10時左右就趕到了玉樹州體育場,立即對送來的地震傷員展開救治,。18日上午,,記者在體育場見到了這群由藏族、漢族,、蒙古族等組成的白衣戰(zhàn)士,,自14日始,他們一直沒有離開過體育場,。
4月14日的玉樹,,充滿了力量、勇氣與真情,。藏族,、漢族及其他各民族群眾,在最寶貴的第一時間挺身而出,,互幫互助,讓許多面臨絕境的人們獲得了生的希望,。
危急時刻守望相助
“沒有這些‘門巴’(藏語‘醫(yī)生’)親人,,我們這些人可能早沒了!”躺在病床上的才吉老人,,向那些和善的醫(yī)生和護士豎起大拇指,。
玉樹州體育場上,解放軍第四醫(yī)院高原醫(yī)療隊的帳篷內,,護士馬何萍正微笑著給老人檢查,。她告訴記者,老人已70多歲了,,在地震中被埋,,腰部受傷嚴重,16日就開始住在流動醫(yī)院內,。記者抬頭看了看,,帳篷內的四張簡易病床上都躺著傷員,醫(yī)生和護士們正在做治療和檢查,,語言不通的,,中間還有翻譯幫忙,。
記者在體育場看到,武警總醫(yī)院,、云南省第一人民醫(yī)院,、軍事醫(yī)學科學院、青海省人民醫(yī)院,、青海大學醫(yī)學部,、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久美藏醫(yī)院等眾多醫(yī)院,,均在此設立了流動醫(yī)院或醫(yī)療點,。這些醫(yī)務工作者和接受治療的傷員來自不同的民族,有漢族,、藏族,、蒙古族、回族,、土族等,。
不論是危急時刻的舍命相救,還是災難之后的溫馨撫慰,,都無可爭議地證明:一脈相承的民族團結傳統(tǒng),,經(jīng)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驗,散發(fā)出耀眼的光輝,。
18日,,在結古鎮(zhèn)街頭,出現(xiàn)了兩個愛心充電處,,人們可以到這些地方免費給手機,、電筒等充電,四川新蜀建筑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這個小小的舉措,,在地震后給許多人帶來了方便與溫馨,。分公司總經(jīng)理王小紅說,公司在玉樹開展業(yè)務已經(jīng)兩年多了,,這里的群眾尤其是藏族群眾給了他們許多幫助與方便,,公司里還招用了不少當?shù)厝罕姟,!拔覀兒瓦@片土地,,和這里的人們都是民族兄弟。你想,,兄弟現(xiàn)在遭遇了這么大的災難,,我們能不站出來嗎?”王小紅說。
地震發(fā)生后,,連接機場和重災區(qū)結古鎮(zhèn)的公路因塌方,,車輛無法通行。打通道路,,十萬火急,。第一時間,新蜀公司組織大型機械和精干人員,,趕赴現(xiàn)場,,和其他公司一起,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搶通了這條救災生命線,。大量人員和物資沿著這條生命線,源源不斷地抵達救災最前沿,。
危急時刻,,有力出力,有錢出錢,,有人出人,,這是中華民族大團結的又一個最強音。
- 2010-04-19馬凱強調:大力推進行政管理理論研究
- 2010-04-16摩托雨天回家途中摔倒撞向小樹 父子瞬間永別
- 2010-04-16紅軍長征路上的珍貴照片
- 2010-04-16適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要求
- 2010-04-16進一步提高科學防御水旱災害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