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記者關心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談判進展問題,。解振華說,應對氣候變化是全球各國政府共同面臨的挑戰(zhàn),,大家都應該在挑戰(zhàn)面前同舟共濟,,各盡所能,,做出各自的努力?,F(xiàn)在全球已經有100多個國家支持哥本哈根協(xié)議,有70多個國家已經公布了自己的減排目標或行動方案,,應該說對哥本哈根會議給予了積極的評價,,對協(xié)議給予了支持。但是它是一個沒有法律約束力的政治文件,,還要根據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原則,、根據巴厘路線圖的授權、根據公約及議定書的要求進行談判,。
解振華說,,哥本哈根協(xié)議雖然是一個政治文件,但是長期目標,、資金,、核查、透明度等主要問題,,現(xiàn)在都已經取得了共識,,有了繼續(xù)談判、取得積極進展的基礎,,我們希望今年墨西哥會議能夠取得積極的進展,。我們要盡最大的努力,促成這次會議的成功,。
中國將每兩年向國際社會公布采取減緩行動,、政策措施和取得效果的情況
有記者問,有人認為對中國的溫室氣體減排行動應該實行“可測量,、可報告,、可核實”的“三可”制度,怎么看這一觀點,?
汪光燾說,,發(fā)達國家接受“三可”是應該的,因為它們200年來的溫室氣體排放占了整個排放的80%,,現(xiàn)在發(fā)展中國家包括中國要解決貧困,、要發(fā)展,是生存,、發(fā)展排放,。中國帶了一個好頭,,自覺地提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指標和目標,現(xiàn)在自覺地減少,、控制排放的國家要被“三可”,,而一些已經承諾減排的國家,卻仍然在增加碳排放,,我認為應當重點對這些國家執(zhí)行“三可”,。
解振華說,今后,,我們按照哥本哈根談判中取得的共識,,會通過國家信息通報的形式,每兩年向國際社會公布中國采取減緩行動,、采取政策措施和取得效果的情況,。我們也可以根據國際上“三可”的指南(這個指南還要繼續(xù)談判),在國內自己進行統(tǒng)計,、監(jiān)測,、考核,然后把結果向國際社會公布,。愿意和其他各個國家就這個問題進行磋商,、分析、對話,、合作,、交流。
有記者問,,目前對于氣候變化的研究還存在著爭議和分歧,,怎么看這個問題?
汪光燾說,,這是應對氣候變化討論中的熱點問題,,尤其是哥本哈根會議前后,許多人都在討論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的準確程度,。引起氣候變化的人為因素到底有多大,?有的說是80%、90%,,有的說沒有這么多,,這個問題可以讓科學家繼續(xù)進行討論。更主要的是要從每個人做起,,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這是首先應該做的。改變能源結構,、應用可再生能源來減少碳排放,、通過增加綠化來增加碳匯能力,,這些工作是應該做的,而且是必須要做好的,。
- 2010-03-11曾培炎專著《西部大開發(fā)決策回顧》出版發(fā)行
- 2010-03-11大力推動醫(yī)學科技創(chuàng)新突破提高健康水平
- 2010-03-11如何應對后金融危機,?
- 2010-03-11當前我國官員問責復出機制的失范與完善
- 2010-03-11增進黨內和諧要正確處理黨內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