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首先講一下為什么關注四大名著,?
我們都知道《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這四本書在中國影響極大,這不僅僅是因為它們的文筆好,,人物寫得很傳神,,故事情節(jié)很曲折,更多的是因為書里包含著一些文化基因,這些文化基因和我們民族的歷史傳統(tǒng)有莫大的關系,。即使在今天,,我們在生活中不經(jīng)意間也會進入四大名著的一些場景:比如說一個女孩多愁善感,人們就會說她是“林妹妹”,;如果哪個小孩調皮,,他媽媽就會說:“你這個人像孫猴子一樣管不住”。
四大名著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更多的并不是從文學的角度去看它們,,而是從中看生存、看社會,、看恩怨情仇,,從四部小說里面找自己的位置。所以,,今天我想從另一個角度來談談這四部小說,。
《紅樓夢》講的是一個家庭,是講家族的秩序,;《三國演義》講的是廟堂之事,,講政權高層的權謀;《水滸傳》講了對當時社會不滿意的一些邊緣人物,,講的是江湖,,我們知道在古代廟堂和江湖總是對應的;《西游記》講的是中國人想象的彼岸,,就是天堂或者是地獄,。
四大名著,把家庭,、家族寫了,,把廟堂、朝廷寫了,,把江湖寫了,,把我們想象的天堂和地獄也寫了,這對中國古代社會就有了一個比較全方位的描述,。亞里士多德說過一句話,,大意是:詩人比歷史學家更接近真實。就是說,,這幾本小說,,它的情節(jié)可能是虛構的,人物也跟歷史上的人物不一樣,,但小說在寫作的時候,它所流露出來的文化的、社會的那些信息卻特別真實,。
舉個例子:《水滸傳》里面的英雄好漢被抓到牢房里,,那些老獄友就告訴他們說“你應該給常例錢”,不然會收拾你,,害死人還查不出外傷,,說得特別詳細。這些絕對不是施耐庵編出來的,,晚明的許多史料,,都記載了“東林黨”人被抓到牢房里的遭遇,與我們在《水滸傳》里看到的一模一樣,。
還有,,《西游記》講的神、佛,、鬼怪,,是我們想象的天堂也好,地獄也罷,,一定就是當時社會的翻版——玉皇大帝就是皇帝,,下面什么太上老君、托塔李天王,,就是文武兩班大臣,。我們中國人所想象的天堂,一定和但丁《神曲》所想象的天堂不一樣,,想象源于生活的視野和經(jīng)驗,,因為生活就在那里。
下面,,我就具體從這個角度談談四大名著,。
- 2010-02-12堅守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制高點
- 2010-02-12《黨員干部學習推薦書目2010年第一期》簡介
- 2010-02-12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5種少數(shù)民族文字單行本出版發(fā)行
|